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前奏曲 - 教育百科
ˊ
ˋ
ˇ
  • 漢語拼音 qián zòu q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 zòu qǔ
解釋:
  1. 一種單主題的中、小型樂器演奏的樂曲。源於獨奏曲或鍵盤曲的引子。
  2. 一種短樂曲,置於西洋歌劇、樂劇中的開場或幕前音樂。
  3. 比喻一件事情正式開始前的行為或現象。
    【例】戀愛是結婚的前奏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前奏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án zòu qǔ
解釋:
1.一種單主題的中、小型器樂曲。源於獨奏曲或鍵盤曲的引子。
2.置於西洋歌劇、樂劇中的開場或幕前名樂。
3.借指一件事情正式開始前的作為。如:「約會往往是墜入情網的前奏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前奏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elude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音樂類型名。一、前奏曲是用來引導下一首樂曲的調子或主題之樂曲。在法國和北歐,前奏曲有時又可以看成是觸技曲,這兩種樂曲均是結構沒有硬性規定的樂曲,形式自由,可以說演奏者在充分發展其才華及即興技巧。例如法國十七世紀由魯特琴及大鍵琴演奏的自由節奏前奏曲(Un Measured Prelude)一巴赫(J. S. Bach, 1685-1750)的前奏曲是每一小節都記在樂譜上, 不但展示演奏技巧同時也展示他的作曲技巧。它的基本功能是用來吸引聽眾注意力和顯示下一首樂曲的調式、音高和調性。二、一種鋼琴小品。自從鋼琴家蕭邦(F. Chopin, 1810-1849)發表他的作品《28號前奏曲》(Prelude Op. 28)之後, 許多作曲家都喜愛用前奏曲這名稱來創作。這種前奏曲是屬於一種結構嚴謹、形式獨立的鋼琴小品。三、歌劇或舞劇開演之前的前奏。前奏曲和序曲(Overture)不同的地方是序曲並不與戲劇的情節有密切之關係,它用來暗示劇情的情緒或衝突的個性等,例如: 華格納(R. Wagner, 1813-1883)的歌劇《崔斯坦和易梭德》(Tristan and Isolde)、威爾第(G. Verdi, 1813- 1901)的《阿伊達》(Aida)都採用前奏曲來代替序曲。
參照: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前奏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Prelude
作者: 方永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前奏曲是指作為其他樂曲前導的樂曲,一般來說,前奏曲可能是歌劇某一幕的前導,也可能是一首賦格(Fugue)的前奏曲,或作為一個宗教儀式的引導,或是某組曲(Suite)的某一部分。此外,前奏曲也可能是獨立的器樂(如鋼琴、管風琴與古鋼琴)的音樂作品。
  前奏曲的源起來自於演奏者在宗教儀式前為調音所作的即席演出(improvisation)。目前存留的最早的前奏曲為十五世紀時的作品,十六世紀的前奏曲也多半具有這種獨立的(unattached)即席性格。到了十七世紀與十八世紀的前半期,作為賦格與組曲前導的前奏曲則成為主流。這種附屬性的(attached)前奏曲直至巴哈(J.S. Bach, 1685~1750)時發展到最高峰,但前奏曲中原有的即席性格則不復存。從古典時期(Classical period)以後,前奏曲較前少了許多,不過仍可在一些受巴哈影響的作品中見到附屬性的前奏曲,如孟德爾頌(B.F. Mendelssohn, 1809~1849)、李斯特(F. Liszt, 1811~1886)、布拉姆斯(J. Brahms, 1833~1897)等人都作過此類的前奏曲。事實上,浪漫時期(Romantic period)前奏曲的真正特點是由一些獨立的鋼琴前奏曲所形成的一組作品。在這類前奏曲中最有名的作品為蕭邦(F. Chopin, 1809~1849)與拉赫曼尼諾夫(S. Rachmaninoff, 1873~1943)等人所作的前奏曲。二十世紀時,前奏曲被許多作曲家視為一種非標題(non programmatic)性質的鋼琴曲,如司克里賓(A. Scriabin, 1871~1915)、許瑪諾夫斯基(K. Szymanowski, 1882~1937)、蕭斯塔高維契(Shostakovich, 1906~1975)、馬丁奴(B. Martinu,1890~1959)等人。至於德布西(C.A. Debussy, 1862~1918)所作的兩組前奏曲則帶有描寫性的標題,是當代前奏曲中少見的例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前奏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