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性散漫 - 教育百科
社 | |
會 | |
性 | |
散 | |
漫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ocial Loafing |
作者: | 詹昭能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性散漫現象指參與集體的工作時,個人出力的程度低於單獨工作時。根據社會心理學家拉坦那(B. Latane)與同事在一九七九年發表的一篇〔古典〕研究報告說,實驗對象「與別人一起」吶喊或鼓掌時,不如「單獨」吶喊或鼓掌熱烈,他們解釋是個人的動機消弱的結果,並稱之為社會性散漫。 從一九七○年代以來,很多研究以不同方式與對象,證明社會性散漫非常普遍,不分性別、年齡、國籍、文化背景與工作類型。至於發生這現象的原因,已有很多理論可以解釋,如社會衝擊論(Social Impact Theory)認為在集體的情況下,實驗者要求「個人盡力」的壓力與影響,由大家分擔了,因此比在個別情況下努力少。其次就評鑑的觀點言,個別工作時易於顯示個人的努力,集體工作時成就在眾人,不必由個人單獨負責,也不會獨得應有的報酬,所以才會發生懶散的現象。又根據「期望與價值論」的解釋,集體成就與所得報酬的決定因素較多,個人因而降低追求結果的期望,並減少努力與付出。另外有學者認為在集體工作中不盡力,是因為覺得個人的努力並非集體成就的關鍵。最後從公平論(Equity Theory)觀點看,社會性散漫是因為個人預期其他人會偷懶,所以自己少付出以求公平。以上各理論雖然都言之成理,也有實證研究支持,不過都只能說明這個現象的一部分,全部的原因仍需日後學者的努力。 綜合有關研究的結論,減輕或消除社會性散漫的方法有:(1)分派有意義與獨特的工作,增強每個人的責任心與榮譽感;(2)分別告知每個人對團體的付出與貢獻,並提供個人標準;(3)提供團體標準,促進團體的認同感與凝聚力;(4)減少團體人數,加強個人表現與團體成就的關聯。 至於社會抑制作用(Social Inhibition)是指因其他人在場的抑制作用,個人表現出與獨處時不同的行為。如遇到急難的人或情境時,一群人不似一個人容易伸出援手。這時個人的表現雖然也是「不盡力」,卻是抑制作用的結果,且並無合併或混淆個人貢獻的現象,反而可能因行為「異常」使個人行為顯得較為突出,所以和社會性散漫現象不同。 此外社會助長作用(Social Facilitation)研究雖然也重視別人在場時的個人表現,但結論卻與社會散漫現象略有不同。研究指出別人在場時由於個人情感喚起的作用,處理的如果是簡單事務,個人表現會比獨處時好,但如果是複雜或困難的事務,個人表現會比獨處時差。為探討這種不一致的現象,新進的研究指出個人對自我效能的預期(Self-efficacy Expectancy)與對結果的預期(Outcome Expectancy)是重要關鍵;如果自我效能預期很高,對結果的期望(Outcome Expectancy)也會很高,因此若有別人在場,個人的表現會較好;反之若自我效能預期很低,別人在場時對結果的期望也低,所以個人獨自表現時的成果較優,是由於社會助長作用。另外在自我效能預期很高的情況下,若混合每個人的表現,個人對結果的期望會降低,付出也因此減少,甚至不如獨自表現時,即為社會性散漫現象。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性散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