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學數學課程改進計畫(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condary School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mprovement Study, SSMCIS (USA)
作者: 邱守榕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學數學課程改進計畫」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費爾(H. Fehr)所創之數學課程改進研究計畫,擬經由教學實驗,破除算術、代數、幾何各科在中學分年施教的慣例(美國獨有),為程度最好的七級至十二級中學生開發一套六年一貫的統整性數學課程與教材。
  此課程除了廢棄傳統的內容與順序外,主張新的教材綱目必須圍繞大學一年級學程中所有的主要內容,如:數系與代數的基本結構、線性代數、機率的應用、電腦數學、微積分;課題必須以基本概念(集合、算子、映射、關係)與結構(群、環、體、向量空間)為基礎,統整為一體;而主要的內容則須以螺旋方式交織、發展、漸次形式化。
  此計畫之顧問於一九六五年十一月聚會,草擬「全套課程的開發程序」:
1.會商教材綱目2.撰寫實驗本3.培育在職教師4.先導性課堂教學5.評量成果由於得到美國教育部為期三年的贊助,次年六月即邀請十八名歐、美數學家與教育學者,召開課程範圍與系列會議,經過二十天的討論,勾勒出六整年的學程,且預定逐年編製六冊教本。八位曾在中學任教的數學教育學者,暑期即遵照決議,編撰第一冊教本初稿。同時選出二十位七年級教師(分教十班),針對教材綱目中有關的教學與教學法,予以培訓,日後隨班進行實驗教學,六年中,以哥大為總部,定時報告試用教本教學的經驗、對教本提出批評與建議,並由其中數位協助彙編教師的建言,且辦理在職教師研習工作坊。  先導學校(pilot school)以課本初稿試教的先導性教學實驗,都在紐約都會區五大學校系統中進行,修訂本則向外推廣。六冊教本於一九七三年完成,後三冊的編撰、推廣與師資培訓的經費,則來自美國科學基金會,一九七四年,全美已有兩萬五千名中學生使用。
  此計畫廣聘歐洲數學家為顧問,連同美籍顧問,高達三十九名。哥大師範學院數學教育系的研究生,也參與協理事務,兼任作者、顧問、教師與評鑑人員。
  出版第一、二、三冊成為一般教本,不限學生的程度。哥大師範學院出版社印行一至六冊,由編撰小組負責修定版的平裝本,Addison-Wesley公司,則出版由費爾等為能力較寬的中學生,修訂的一至四冊精裝本。
  紐約州政府數學教育局隨後也編撰了一套九、十、十一級的數學課程,試圖將SSMCIS中的某些題材介紹給中等程度的學生。
  此計畫的特色是課程推廣的工作由設在師範學院的總部主持,從美國教育系統的立場看來,是邊緣性的,但計畫總部既未設在中學,實驗中學又只提供試教場地,並非教材發展的據點,亦很少對總部的活動與決策有所獻言。實驗教師未參與研究計畫的規畫及教材內容的商榷,對特定題材的苦訴,可能導至修改或刪除,但教材綱目的修訂多基於個人的品味而非實驗教學。教師須具備的數學知識要求甚高,教學法則否,是以教師可以用老方法教新內容。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學數學課程改進計畫(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