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蕭瑜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林萬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蕭瑜(1894~1976),字子昇。湖南省湘鄉縣人。幼進家塾。十二歲至長沙入速成師範學堂附屬小學。次年返家鄉,進東山小學堂。一九一○年入長沙湖南省立優級師範學堂附屬中學。同年加入同盟會,祕密參與革命工作。民國成立,該校改名湖南省立長沙第一師範學校。一九一四年,發起組織「新民學會」,作為革命外圍。
  一九一九年,得「勤工儉學會」之助,到法國留學,進巴黎大學主修哲學、心理學及農學科等。課餘之暇,兼任「中法教育協會」祕書,協辦勤工檢學會事宜。
  一九二四年,學成歸國,應聘北平中華大學教授,並祕密兼中國國民黨北京市黨務指導委員會委員。北伐成功後,相繼出任北平大學區管理委員會委員兼農學院院長、華北大學校長、國立北平天然博物院副院長代理院長、河北省政府農鑛廳廳長等職。其後又赴南京,擔任國民政府農鑛部政務次長並代理部務。
  七七事變起,中日戰爭興。奉命赴法國,先後出任留法學生救濟會主席,巴黎大學中國學院副主席,里昂中法大學協會副會長,巴黎華法教育會副會長。二次大戰期間,留法學生生活陷入困境,蕭氏竭力奔走洽請,以維持他們的生活。
  抗戰勝利後,隨中國代表團出席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UNESCO)在倫敦及巴黎召開之會議。後來擔任聯合國教育科學暨文化組織巴黎總辦公處亞洲新聞組組長。後因瑞士承認中共,李石曾所主持的日內瓦「中國國際圖書館」經費困難,蕭氏即辭去本職,以自費加以維持,並經過一年多的奔走設法,遂獲得烏拉圭駐瑞士公使資助運費,才輾轉遷往烏拉圭首都。一九五二年婉拒美國紐約「塞爾丘司大學」的優厚禮聘,毅然前往烏拉圭從事中華文化的傳播工作。到達烏國首都孟特維多,即借用館舍,免費日夜傳授中文,後促成我國新聞局辦事處成立烏拉圭中國文化之宮,全力教授中國語文、史學、哲學、書法、繪畫等科,週日無假,日夜未休,每週授課達五十小時,從學者始稀而日增,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此人多稱之為「文化苦行僧」。在南美任教,計二十餘年,先後從學者,已一萬餘人,其中以數度來華訪問之烏籍愛蘭娜女士、英國之蘭慕理最有成就。一九七六年十一月,病逝於烏拉圭首都寓中,享齡八十二歲。
  其主要著作,計有:[兒童心理學]、[我與毛澤東行乞記](英文寫成,原稱(When We Were Beggars),中譯本作[毛澤東與我]、[在西班牙語文區域傳授華學應用叢書](內含十餘冊,都用西班牙文寫成)、[食學發凡]、[回憶我的小時了了]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蕭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