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不利(文化貧乏) - 教育百科
文 | |
化 | |
不 | |
利 | |
( | |
文 | |
化 | |
貧 | |
乏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ulture Deprivation |
作者: | 陳淑絹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文化不利,是指在生活環境中缺乏文化刺激,如書報雜誌等文化資訊,以致於無法獲得相關訊息的了解,現代化的知識欠缺,甚至一般的教育素質普遍低落。或指個體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適當教養,不僅基本學理常識不能獲得,也無法建立符合社會文化要求的行為規範,因此入學後,學業與生活的適應都比一般兒童困難,學習緩慢,語言發展亦較落後。 文化不利者不能或很少接觸到人類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他們生長在文化刺激極端貧乏的環境裡,甚至很少聽到語言和學到各種知識,所以很難適應現代文明社會的生活,以致處於不利的地位。因為經濟的貧窮,或教育的落後,或人為的社會原因,都會形成文化不利,所以對兒童的心理發展常造成不良影響,以致表現出智力發展遲滯、個性發展不成熟、潛在才能得不到發揮等現象。 文化不利中文又譯為文化貧乏。在美國,來自貧困家庭的子女在學校的學業成績及智商測量(I.Q. Test)的表現,總是低於中產階級子女的常模,嚴重地影饗了他們未來就讀大學及就業的機會。為了解釋此種現象而有文化貧乏論的產生。 文化貧乏,是指貧困家庭子女由於文化環境貧困而失去在學校可能發展的機會。此理論認為這些貧困家庭,特別是一些勞工階級及少數民族家庭的子女,不僅物質環境貧困,文化環境如父母及鄰居的語言習慣、價值觀、態度、知識、習性等,也有不利影響,是他們學業表現欠佳的主要原因。 此理論盛行於一九六○及一九七○年代。由此影響美國於一九六○年代開始了由聯邦政府撥出經費的〔及早教育方案〕(Headstart Program),以協助貧困家庭子女有提前接受教育的機會,使他們在進入小學就讀時,其文化不利狀況會有所改善。英國也於同一時期實施〔教育優先地區計畫〕(Educational Priority Area Project)。 文化貧乏概念與路易斯(Oscar Lewis)於一九六六年提出的貧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概念類似。他認為這種文化有一普遍性特徵,便是宿命論的人生觀。認為人無法控制或改變環境,因而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命運能決定人的一生。持這種觀點的人對攻擊衝動的抑制力較弱,傾向於及時行樂,而忽視未來,對教育成就及職業成就的期望低,沒有力爭上游或望子成龍的心理。這些都不利於兒童的文化成就。 不論是文化不利或貧乏,其理論共同點在於承認那些來自貧困家庭的子女具有文化缺陷,不利於他們在學校或學校之後的社會中的發展與成就。不過一九七○年代以後,這種理論開始受到嚴厲批判。其一便是華倫坦(Charles Valentine)等人所主張的文化差異理論(cultural difference theory),不認為貧困家庭子女有文化缺陷(deficit culture),認為所謂缺陷是相對的概念。從中產階級的文化觀點,他們的文化可能有缺陷;但事實上卻不一定如此。貧困家庭的子女之所以不能適應學校教育,主要是學校教育以中產階級的文化及價值為基礎所致。這種情況,對中產階級的子女有利,貧困家庭的子女要適應這陌生環境,自然倍感困難,因而成績不如人。華倫坦主張這是文化「差異」(difference)而不是「貧困」(poverty)或「缺陷」(deficit)。此理論也可說明為什麼〔及早教育方案〕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文化不利(文化貧乏)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