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儺 - 教育百科
儺 |
|
- 部首 人
- 部首外筆畫 19畫
- 總筆畫 21畫
- 漢語拼音 nu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nuó |
解釋:
[動] 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 [形] 柔美的樣子。參見「猗儺」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uo |
作者: | 蔣嘯琴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儀式舞蹈。古代由全民共同參與的一種驅鬼逐疫的祭祀活動。在殷代稱之為「」,專用於室內逐疫驅鬼,人民可視實際需要隨時舉行,故無固定的舉行時間。至周代始稱為「儺」,由方相氏矇熊皮、帶黃金四目、穿玄衣朱裳,率領著四狂夫執戈揚盾,跳著武舞索室敺疫,故亦稱為《方相舞》。且依照不同季節定時舉行,即季春之「國儺」係由天子與諸侯行之;孟秋之「天子儺」,唯天子可行之;季冬之「大儺」是自天子以至全體人民共同參與,是最盛大也最隆重之祭典,亦為歷代所重視的祭祀儀式。除以上三時之儺外,卻無季夏的儺儀之記錄,但是《史記.秦本紀》載有六月舉行「以狗禦蠱」的活動;而今江西、湖北一帶在每年端午節亦有驅鬼逐疫的儺儀,《黃岡縣志.卷一》記載「端午稱天中節,又有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因此符合鄭玄「四時儺」之說。到漢代,儺儀只在每年歲末的大臘或除夕,由方相氏率十二神獸與侲子按規定之儀式舉行「大儺」。唐代雖保持方相氏主持儺儀,但此時已出現同具驅鬼逐疫功能之「鍾馗」信仰。故宋代大儺則由鍾馗取代方相氏,將專職祭祀的「禮官」改為「樂官」,由教坊伶工擔任是項任務,並將儺儀中神獸、侲子等由門神、六丁、六甲等取代之,使原來單純而神聖之宗教儀式,變為一種娛樂性的戲劇節目,自此宮廷儺儀逐漸衰微。首因元朝異文化而間斷,明代一度恢復以方相氏行儺儀之傳統,但旋又為清朝異文化而中斷。再由於時代的進步,科學之昌明,故無法挽回其頹勢。民間之儺儀,則有賴各種廟會與宗教慶典活動得以延續。 |
|
參照: 《周禮.夏官》、《禮記.月令》、漢以降各朝之《禮儀志》、《論語》、《呂氏春秋》、《東京夢華錄》。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儺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行有節度。《說文解字.人部》:「儺,行人節也。」《詩經.衛風.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儺。」 2. 迎神賽會以樂舞驅逐疫鬼。《論語.鄉黨》:「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續漢書志.第五.禮儀志中》:「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 3. 儺祭中以樂舞驅逐疫鬼之人。《文苑英華.卷二五四.唐.王建.上胡證將軍》:「書生難得是金吾,近日登科記揔無。半夜進儺當玉殿,未明排仗到銅壺。」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三.歲晚節物》:「市井迎儺,以鑼鼓遍至人家,乞求利市。」 |
|
注音: | ㄋㄨㄛ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儺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