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式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ㄧˋ
  • 部首外筆畫 3
  • 總筆畫 6
  • 漢語拼音 shì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ㄚˇㄗㄜˊㄇㄛˊㄈㄢˋㄖㄨˊ:「ㄈㄚˇㄕˋ」、「ㄇㄛˊㄕˋ」。
  2. ㄒㄧㄠˋㄈㄚˇㄖㄨˊ:「ㄧˋㄈㄥㄎㄜˇㄕˋ」、「ㄇㄨˇㄧˊㄗㄨˊㄕˋ」。
  3. ㄕˋㄨˋㄨㄞˋㄒㄧㄥˊ˙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ㄒㄧㄥˊㄕˋ」、「ㄕˋㄧㄤˋ」、「ㄎㄨㄢˇㄕˋ」。
  4. ㄧˊㄐㄧㄝˊㄉㄧㄢˇㄌㄧˇㄖㄨˊ:「ㄧˊㄕˋ」、「ㄩㄝˋㄅㄧㄥㄕˋ」、「ㄎㄞㄇㄨˋㄕˋ」。
  5. ㄕㄨˋㄒㄩㄝˊㄏㄨㄚˋㄒㄩㄝˊㄉㄥˇㄗˋㄖㄢˊㄎㄜㄒㄩㄝˊ˙ㄉㄜㄩㄣˋㄙㄨㄢˋㄍㄨㄟㄗㄜˊㄖㄨˊ:「ㄍㄨㄥㄕˋ」、「ㄔㄥˊㄕˋ」、「ㄏㄨㄚˋㄒㄩㄝˊㄕˋ」、「ㄦˋㄩㄢˊㄘˋㄈㄤㄔㄥˊ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式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1. 樣子、標準。
    【例】模式、範式、格式
  2. 禮節、規範。
    【例】儀式、開幕式、結婚式
  3. 自然科學中指表示某種規律的一組符號。
    【例】方程式、分子式、化學式
  4. 效法。
    【例】古訓是式、母儀足式
  5. 助詞。置語首,無實義。
    【例】式微、式夷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解釋:
[名]
1.法則、模範。《書經.微子之命》:「世世享德,萬邦作式。」《後漢書.卷四四.鄧彪傳》:「彪在位清白,為百僚式。」
2.儀節、典禮。如:「儀式」、「閱兵式」、「結婚式」。
3.規格、樣式。如:「格式」、「款式」。
4.古代車前的橫木。通「軾」。《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其式。」《宋史.卷四三三.儒林傳三.楊萬里傳》:「苟有車必見其式,苟有言必聞其聲。」
5.自然科學中指表示某種規律的一組符號。如:「方程式」、「分子式」、「化學式」。
[動]
1.效法。《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必欲行若言,當大定其本,使人主師五帝而式三王。」
2.用。《左傳.成公二年》:「蠻夷戎狄,不式王命。」晉.杜預.注:「式,用也。」
3.古時人立而乘車,俯而憑軾以示敬意。《書經.武成》:「釋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閶。」唐.孔穎達.正義:「式者,車上之橫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則俯而憑式,遂以式為敬名。」《漢書.卷四○.周勃傳》:「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助]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漢.鄭玄.箋:「式,發聲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si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法則、楷模。如:「準式」。《說文解字.工部》:「式,法也。」《書經.微子之命》:「世世享德,萬邦作式。」《管子.君臣下》:「國有常式,故法不隱,則下無怨心。」《後漢書.卷四四.鄧張徐張胡列傳.鄧彪》:「彪在位清白,為百僚式。」

2. 規格、樣式。如:「款式」。《字彙.弋部》:「式,樣也。」《三國演義》第三○回:「操令曄進車式,連夜造發石車數百乘,分布營牆內,正對著土山上雲梯。」《紅樓夢》第五三回:「故其格式配色皆從雅本來,非一味濃豔匠工可比。」

3. 禮儀典禮。如:「閱兵式」、「結婚式」、「開幕式」、「告別式」。《宋史.卷一六四.職官四》:「博士,掌講定五禮儀式,有改革則據經審議。」

4. 傚法。《孟子.公孫丑下》:「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使諸大夫國人皆有所矜式。」《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列傳》:「必欲行若言,當大定其本,使人主師五帝而式三王。」

5. 用、施行。《左傳.成公二年》:「蠻夷戎狄,不式王命。」晉.杜預.注:「式,用也。」《戰國策.秦策一》:「式于廊廟之內,不式于四境之外。」

6. 自然科學用以表示規律法則者。如:「方程式」、「分子式」、「化學式」。

7. 古時車前橫木。通「軾」。《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參分其隧,一在前,二在後,以揉其式。」《宋史.卷四三三.儒林列傳三.楊萬里》:「苟有車必見其式,苟有言必聞其聲。」

8. 古人立而乘車時,以俯身憑軾的方式表示敬意。《書經.武成》:「釋箕子囚,封比干墓,式商容閶。」唐.孔穎達.正義:「式者,車上之橫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則俯而憑式,遂以式為敬名。」《漢書.卷四○.張陳王周傳.周勃》:「天子為動,改容式車。」

9. 發語詞,無義。《詩經.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漢.鄭玄.箋:「式,發聲也。」南朝宋.謝靈運〈擬鄴中集詩.王粲詩〉:「常歎詩人言,式微何由往。」

注音: ㄕ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式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