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巴蘭欽,喬治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alanchine, George (1904-1983)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俄裔美籍名舞者、編舞家及舞團藝術總監。1904年生於俄國聖彼得堡,1941年進入彼得格勒芭蕾學校(Petrograd Ballet School),於1921年畢業後成為國立歌劇與芭蕾學院劇院(State Academic Theater for Opera and Ballet)舞團的團員,同時學習音樂與舞蹈。1920年為少年芭蕾之夜(Evenings of Young Ballet)首次創作;由於其風格反傳統而與上司發生甚大爭執。1924年巴氏自組小舞團 ── 蘇維埃國家舞者舞團(Company of Soviet State Dancers)赴德國演出,在一次試演中立即為狄亞格烈夫(Diaghilev)所錄用,並於1925年升任為其舞團的首席編舞家,自此亦奠定了巴蘭欽與音樂家史特拉溫斯基(Stravinsky)之友誼。1929年狄亞格烈夫去世後,巴氏曾為數個芭蕾舞團工作。1933年任芭蕾舞團(Les Ballets)之藝術總監,同年應柯斯汀(Kirstein)之邀赴美創設美國芭蕾學校(The School of American Ballet)。巴氏在美國於1935年率該校優秀之學生舞者在紐約首演,隨後該團受邀擔任大都會歌劇院1935年至1938年之藝術季的駐院舞團。1937年間舉辦史特拉溫斯基紀念節之表演,更將其成就推向巔峰,舞團在1938年解散。此後巴氏續為各舞團訓練舞者、編舞,並為好萊塢電影及百老匯音樂劇編舞。嗣後他又重組其舞團並名為「美國芭蕾旅行舞團」(American Ballet Caravan),於1941年赴南美演出;1946年改名芭蕾舞協舞團(Ballet Society),1948年該團正名為紐約市立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並以紐約市立文化中心(the City Center)為其永久團址,巴氏任該團藝術總監,創作大量現代芭蕾作品,1950年他率團作首次歐洲訪問演出,1962年則率團首次至蘇聯演出;自1964年起,紐約市立芭蕾舞團即進駐紐約林肯中心的國立紐約劇場(New York State Theater),該劇場係依芭蕾之特殊規格建造。1972年在「史特拉溫斯基紀念節」的表演中,更是奠定巴氏國際上的聲譽。他無疑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芭蕾編舞家。早年其作品《Apollon musagète》(1928)已流露出新古典主義的風格,巴氏已然成為無劇情芭蕾的大師。由於他而使美國得以與歐洲之芭蕾傳統建立起直接而富創造性的連繫,其間歐洲舞團常上演巴氏作品。巴蘭欽曾四度與其舞團內的女主角結婚;分別為吉娃(Geva)、佐琳娜(Zorina)、瑪麗亞.陶爾琪(Maria Tallchief)以及勒克樂克(LeClercq)。他量豐的作品中較著名的有:《夜鶯之歌》(Le Chant du rossignol, 1925)、《Apollon musagète, 1928》、《舞》(Le Bal, 1929)、《浪子》(The Prodigal Son, 1929)、《七罪行》(The Seven Deadly Sins);尚有為美國芭蕾舞團所作之《小夜曲》(Serenade 1934)、《牌戲》(Jeu de Cartes, 1937);為蒙地卡羅俄國舞團所作之《夜影》(Night Shadow 1946)及《雷蒙達》(Ramonda, 1946);為巴黎歌劇院(L´Opéra de Paris)所作之《水晶宮》(Le Palais de cristal, 1947);為紐約市立芭蕾舞團所作之《火鳥》(Firebird, 1949)、《華爾滋》(La Valse, 1951)、《蘇格蘭交響曲》(Scotch Symphony, 1952)、《胡桃鉗》(Nutcracker, 954)、《西方交響曲》(Western Symphony, 1954)、《星條旗》(Stars and Stripes, 1958)、《仲夏夜之夢》(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1962)、《唐吉柯德》(Don Quixote, 1965)、《變奏》(Theme and Variations, 1966)、《珠寶》(Jewel, 1967)、《第十街屠殺》(Slaughter on Tenth Avenue, 1968)、《小提琴協奏曲》(Violin Concerto, 1972)、《維也納華爾滋》(Vienna Walzes, 1977)等等;並為若干音樂劇編舞,如《來自西拉庫斯的孩子們》(The Boys From Syracuse, 1938),以及為電影《仲夏夜之夢》(1966)編舞;他亦為史特拉溫斯基的音樂《諾亞與洪水》(Noah and the Flood)編舞,並搬上電視銀幕。其著作則有《B´s Complete Stories of the Great Ballets》等;多所大學都頒予榮譽學位給他,並曾獲頒數種獎章。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巴蘭欽,喬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