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跳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ào shé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跳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iào shéng |
解釋:
1.繩子兩端附有手柄以便掄動,供人跳躍的繩索。 2.一種跳過繩子的運動或遊戲。普通是把繩子掄成圓圈,人趁繩子近地時跳過去。有單腳跳、雙腳跳、交叉跳、轉身跳等多種花樣。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跳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Rope Skipping |
作者: | 陳耀宏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跳繩是古時候流傳下來的遊戲,〔荊楚歲時記〕載有梁代兒童在正月裡玩跳戲,當時稱跳繩為跳百索。〔北齊書‧後主紀〕曾提到兒童以兩手持繩,使它拂地而上,邊跳邊唱。這項活動,古時候也稱為跳白索或跳索,是以甩動手中繩索而作跳躍動作的一種遊戲,簡單、易行,在短時間內即可達到運動效果。 跳繩主要結構包含繩子和握柄兩部分,繩子依照不同材料而有草繩、麻繩、棉繩、棕繩、皮繩、橡皮繩、尼龍繩等等,其中以麻繩、尼龍繩的輕重、軟硬最適合。握柄大多使用木材或橡膠兩種質料製成,長度適合在十至十五公分之間。繩與柄不能粘住或完全固定,必須使轉動時和握柄接觸的部分容易迴旋。 繩子的迴轉主要靠肩、肘、腕部關節的繞轉來帶動,可以僅動其中一處或聯合其他關節而動。依人數的多寡,可分為單人、雙人及多人的跳法。其中單人、雙人使用繩子較短,旋轉的方式有前後擺振、前迥旋、後迴旋、側迥旋、水平迴旋、頭上迴旋等。多人時使用長繩索,可以有左右振、內迴旋、外回旋、側迴旋、平面迴旋等方向的動作。在跳躍迴旋的次數中常用的有三跳一迴旋、二跳一迴旋、一跳一迴旋、一跳二迴旋及一跳三迴旋的方式。個人跳繩時有單腳跳、雙腳跳、單腳雙腳交互跳,更可作出以手、腳移動的跳躍方式。多人時包含兩人一組,三人一組或四人以上一組的玩法。除了人數多寡的分別,繩子亦可使用單繩雙繩或多繩,而雙繩以上可以有長短繩、長中短繩的不同組合方式來進行。此外,若加上競賽的性質更可以再變化出許多跳繩遊戲的玩法,而配合著音樂、節奏亦可進行跳繩體操或律動跳繩。 場地的選擇以地面平坦為主,可在泥土、橡木板或體育館的彈性地面進行,如果在室內應保持空氣流通,避免在塵土、砂礫飛揚或通風不佳的場地進行。 這種輕快、簡易的運動是人類自然本能之一,在忙碌的社會中具有快速達到運動強度的功能,民國六十四年(1975)教育部在推行民俗體育活動中,即與風箏、毽子同時列為首先推展的項目,以期將固有的民俗活動往下紮根並將它發揚光大。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跳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