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駕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ㄠㄗㄨㄥˋㄔㄜㄔㄨㄢˊㄈㄟㄐㄧㄉㄥˇㄐㄧㄠㄊㄨㄥㄍㄨㄥㄐㄩˋㄖㄨˊ:「ㄐㄧㄚˋㄔㄜ」、「ㄐㄧㄚˋㄕˇ」。
  2. ㄓˇㄔㄜ˙ㄗㄖㄨˊ:「ㄔㄜㄐㄧㄚˋ」。
  3. ㄉㄨㄟˋㄊㄚㄖㄣˊ˙ㄉㄜㄐㄧㄥˋㄔㄥㄖㄨˊ:「ㄉㄚˋㄐㄧㄚˋ」、「ㄌㄠˊㄐㄧㄚˋ」。
  4. ㄑㄧˊ˙ㄓㄜㄖㄨˊ:「ㄊㄥˊㄩㄣˊㄐㄧㄚˋㄨˋ」。
  5. ㄍㄨㄢˇㄌㄧˇㄎㄨㄥˋㄓˋㄖㄨˊ:「ㄐㄧㄚˋㄩˋ」。
  6. ㄍㄨˇㄉㄞˋㄉㄨㄟˋㄏㄨㄤˊㄉㄧˋ˙ㄉㄜㄗㄨㄣㄔㄥㄖㄨˊ:「ㄏㄨˋㄐㄧㄚˋ」、「ㄐㄧㄚˋㄅ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駕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
解釋:
  1. 乘、騎。
    【例】駕鶴西歸、騰雲駕霧
  2. 操縱行駛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
    【例】駕汽車、駕飛機
  3. 車輛。
    【例】鸞駕、車駕
  4. 古時指帝王乘坐的車轎。借指帝王。
    【例】護駕、駕崩
  5. 對他人的敬稱。
    【例】尊駕、大駕、勞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
解釋:
[動]
1.用牲畜拉車。唐.戴叔倫〈屯田詞〉:「驅牛駕車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凍死。」
2.乘、騎。如:「駕鶴西歸」、「騰雲駕霧」。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九:「恍恍與之去,駕鴻淩紫冥。」
3.開動、馭駛。如:「駕汽車」、「駕飛機」。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4.管理、控制。《舊唐書.卷七四.馬周傳》:「陛下所與定天下者,皆仰稟成規,備鷹犬之用,無威略振主如韓、彭之難駕馭者。」
5.超越。如:「凌駕」。《左傳.昭公元年》:「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
[名]
1.車輛的總稱。如:「鸞駕」、「車駕」、「整駕出遊」。
2.古時對皇帝的尊稱。如:「護駕」、「駕崩」。《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傳上.郭憲傳》:「建武七年,代張堪為光祿勛,從駕南郊。」
3.對他人的敬稱。如:「尊駕」、「擋駕」、「勞駕」、「大駕光臨」、「在此候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用牲畜拉車。《說文解字.馬部》:「駕,馬在軛中。」清.段玉裁.注:「駕之言以車加於馬也。」唐.戴叔倫〈屯田詞〉:「驅牛駕車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凍死。」

2. 車輛之總稱。如:「鸞駕」、「車駕」。《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迺奉天子法駕,迎代王於邸。」三國魏.曹植〈雜詩〉六首之五:「僕夫早嚴駕,吾將遠行遊。」唐.陳鴻〈東城老父傳〉:「潼關不守,大駕幸成都,奔衛乘轝。」

3. 開動、馭駛。如:「駕車」。《左傳.哀公十一年》:「退,命駕而行。」《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上》:「臣即星駕席卷,與瓚交鋒。」宋.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詞:「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4. 乘、騎。如:「駕鶴西歸」。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一九:「恍恍與之去,駕鴻淩紫冥。」《水滸傳》第一五回:「為因學得一家道術,亦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

5. 管理、控制。如:「駕御」。《漢書.卷六.武帝紀》:「夫泛駕之馬,跅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舊唐書.卷七四.列傳.馬周》:「陛下所與定天下者,皆仰稟成規,備鷹犬之用,無威略振主如韓、彭之難駕馭者。」

6. 超越。《左傳.昭公元年》:「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晉.杜預.注:「駕,猶陵也。」《宋書.卷九四.恩倖列傳.序》:「徒以憑藉世資,用相凌駕。」

7. 加諸於上、增加。《呂氏春秋.慎大覽.貴因》:「百姓不敢誹怨,命曰刑勝,其亂至矣,不可以駕矣。」漢.高誘.注:「駕,加矣。」《明史.卷二○六.馬錄列傳》:「給事中逵,御史世魁,方幸寅就死,得誣勛謀逆,率同連名,同聲駕禍。」明.歸有光〈昆山縣倭寇始末書〉:「貽昆山之禍者梁鳳也,乃又飾詞駕罪,欺天乎?欺人乎?」

8. 古時對皇帝之尊稱。如:「護駕」、「駕崩」。《後漢書.卷八二.方術列傳上.郭憲》:「建武七年,代張堪為光祿勳,從駕南郊。」《西遊記》第二九回:「唐僧步行至廟門外,對閣門大使道:『有唐朝僧人,特來面駕,倒換文牒,乞為轉奏轉奏。』」《三國演義》第一七回:「叛賊之臣,使昔日關中保駕之功,化為烏有。」

9. 對他人之敬稱。如:「尊駕」、「擋駕」、「在此候駕」。《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匡超人道:『正是。臺駕那裡來的?』《老殘遊記》第一三回:「請你把門鎖上。勞駕,勞駕。」《文明小史》第七回:「這又何必勞動大駕,親自出來。」

注音: ㄐㄧ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駕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