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撲 - 教育百科
撲 |
|
- 部首 手
- 部首外筆畫 12畫
- 總筆畫 15畫
- 漢語拼音 pū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ū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ū |
解釋:
[動] 1.擊打。《淮南子.說林》:「蔭不祥之木,為雷電所撲。」 2.輕拂。唐.岑參〈韋員外家花樹歌〉:「朝回花底恆會客,花撲玉缸春酒香。」 3.(翅膀)在空氣中連續拍擊。如:「那蜻蜓在窗戶上猛撲著翅膀。」 4.拍除。《老殘遊記》第八回:「跟隨人替他把身上雪撲了又撲,然後把驢子牽來,重復騎上,慢慢的行。」 5.向前猛衝。如:「飛蛾撲火」、「撲地而滅」。《水滸傳》第二三回:「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 6.捕捉。唐.杜牧〈秋夕〉詩:「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7.塗敷、附著。如:「撲粉」、「撲在面上」。 8.偷。《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這郭大郎因在東京不如意,曾撲了潘八娘子釵子。」 9.以錢擲地賭輸贏。《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臣君會》:「昨夜迫劃得幾文錢,買這魚來撲,指望贏個錢去養老娘。」 [名] 1.輕拍或拂拭的工具。如:「粉撲」、「毯撲」。 2.刑杖。《後漢書.卷六一.左雄傳》:「孝明皇帝始有撲罰,皆非古典。」 3.圍棋術語。一種圍棋的犧牲打,故意奉送對方一子或兩子,藉以提回遠較此數為多的敵子的手段。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擊打。《淮南子.說林》:「蔭不祥之木,為雷電所撲。」《談徵.言部.撲殺》:「東漢鄧太后不還政,潁川杜招上言,太后怒盛,以縑囊撲殺之。」 2. 拍擊、拍打。如:「那蜻蜓在窗戶上猛撲著翅膀。」 3. 拍除。《老殘遊記》第八回:「跟隨人替他把身上雪撲了又撲,然後把驢子牽來,重複騎上,慢慢的行。」 4. 輕拂、拂拭。唐.杜甫〈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唐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詩:「石苔凌几杖,空翠撲肌膚。」唐.岑參〈韋員外家花樹歌〉:「朝回花底恆會客,花撲玉缸春酒香。」 5. 塗敷、附著。如:「撲在面上」。唐.韓偓〈晝寢〉詩:「撲粉更添香體滑,解衣唯見下裳紅。」宋.賀鑄〈小梅花.縛虎手〉詞:「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 6. 向前猛衝。如:「飛蛾撲火」。宋.楊萬里〈謝親戚寄黃雀〉詩:「印泥未開出饞水,印泥一開香撲鼻。」《水滸傳》第二三回:「那大蟲咆哮性發起來,翻身又只一撲,撲將來。」 7. 捕捉。唐.杜牧〈秋夕〉詩:「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清.項廷紀〈綺羅香.簾影移香〉詞:「記西園撲蝶歸來,又南浦片颿初去。」 8. 偷。《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君臣會》:「這郭大郎因在東京不如意,曾撲了潘八娘子釵子。」 9. 以錢擲地賭輸贏。《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龍虎臣君會》:「昨夜迫劃得幾文錢,買這魚來撲,指望贏個錢去養老娘。」 10. 刑杖。《後漢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左雄》:「孝明皇帝始有撲罰,皆非古典。」 11. 輕拍或拂拭之工具。如:「粉撲」、「毯撲」。 12. 圍棋術語。故意奉送對方一子或兩子,藉以提回更多敵子之手段。 13. 擬聲詞。《水滸傳》第三回:「撲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走進房去,撲地把燈吹熄,先自睡了。」 |
|
注音: | ㄆㄨ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撲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