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單面領導行為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ne-Dimension Leadership Behavioral Theories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單面領導行為論」係指以一個領導者行為層面來解釋領導現象之學說。屬於同一層面的領導行為,基本並無種類的不同,而只有程度上的不同而已。例如以民主-獨裁式領導為例,如民主方式強,則獨裁式和放任式相對減弱;又如採放任式,則民主式弱,更談不上獨裁式,彼此之間互為消長。
  勒溫(Kurt Lewin)等指出在權威的領導方式下,一切計畫均由領導者作決定,甚至連工作的分派,亦由領導者個人指揮;在民主的領導方式下,領導者採分級授權,並對部屬愛護、信賴,常能徵詢眾意,透過共同討論而決定有關事務;在放任的領導方式下,任何事均任由部屬去做,領導者不加稍許干涉,即使部屬遭遇困難向其請示,亦會答以自己去想辦法。根據勒溫的研究結果發現;在權威的領導方式下,雖然部屬的工作效果好,但是比較依賴,缺乏創造性,士氣低,挫折較多,並且常常表示敵意,有時甚至逃離團體;在民主的領導方式下,部屬比較主動,士氣較為高昂,行動較為自由,工作品質較好;至於在放任的領導方式下,部屬所完成的工作較少,品質亦較差,需求給予更多的指導,並且經常表示不滿。
  單面領導行為除了包括「民主-獨裁式」之外,尚且包括「自衛-自足式」、「偵探家-科學家式」、「剝削權威-參與民主式」等。根據吉布(Jack Gibb)的看法,「自衛式的領導者」認為部屬與生俱來就是懶惰、不負責,宜施予壓力以促其行動。因此,領導者應採取「低信任」導向,而在領導行為上,應控制溝通,多作勸說,並嚴格管制。至於「自足式的領導者」則相信部屬都是適當的、自足的、負責的、忠誠的、努力的,只要其經驗和專業能力能夠做得到,他們便會貫徹上級所交付的任務。因此,領導者應採取「高信任」導向,而在領導行為上,多讓部屬參與決定,廣開溝通管道,減少對部屬的管制措施。
  葛佐爾斯(Jacob Getzels)曾提出偵探家式-科學家式領導行為之看法。他認為:無創造性之領導者,像是無創造性之普通科學家或偵探家,處理的是已發生的問題,影響所及,其本身與組織的活動便被限制在調解和因應問題上,而往往被迫不得不作出權宜之計。至於富創造性的領導者,不但在處理被提出之問題,而且也在積極主動發掘問題,解決問題,期能防患未然,並且加深、加廣了領導者本身以及所屬組織的活動範圍。
  李克特(Rensis Likert)根據領導行為連續性的概念,提出四種不同程度的領導系統:(1)剝削權威式(exploitative authoritative):領導者對部屬毫無信心,完全由他自己作決定,然後命令部屬去執行。其結果往往形成與正式組織目標相違背的非正式組織;(2)仁慈權威式(benevolent authoritative):領導者故示屈尊,以激發部屬的動機。部屬對他畏懼,而事事小心謹慎。如有非正式組織存在,其意見並非一定與正式組織相左;(3)商討民主式(consultative democratic):領導者與部屬互有信心,且彼此信任。重要的決定來自領導者,次要者則授權部屬,上下之間維持雙向溝通,非正式組織多能支持正式組織,但仍有可能產生抗拒的現象;(4)參與民主式(participative democratic):領導者對部屬深具信心,且充分信任,高度授權部屬作決定,除了上下雙向溝通之外,部屬之間常維持平行的溝通,且正式組織和非正式組織的目標經常一致。
  上述四個單面領導行為之研究係領導行為研究之肇始,尤其是民主-獨裁式領導研究,更為領導行為理論建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但是總結言之,此等研究仍有兩個缺失:其一,以一個行為層面來描述領導行為,失之過度簡化,無法涵蓋領導行為的複雜現象。其二,此等研究仍無法確認領導行為型態與領導績效間一致性的關係。亦即,此等研究常會發現隨著領導情境之不同有不同的研究結果。領導情境因素是否納入考慮,必會關係到領導的績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單面領導行為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