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術性課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cademic Curriculum
作者: 游淑燕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學術性課程盛行於一九六○年代,在一九七○年代則漸沒落,而於一九八○年代復甦,如哈佛大學曾在一九七九至一九八○提出核心課程的方案,強調學生必須學習五個學科,包括文學與藝術、歷史、社會分析及更多推理活動、科學及外國文化等。又如最近的派代亞(Paideia)改革方案的觀念,均屬於學術取向課程。
  學術性課程目標強調發展個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學校可藉教導具有基本合理結構的各種知識觀點、意義、邏輯關係及教導判斷事實與真理,完成開發理性思考的目標,使個人具有面對各種問題的能力,在社會中智慧地生活。
  學術課程中將知識內容視為已經驗證的信念;強調學校課程內容應協助學生建立穩固的博雅教育基礎,助長學生心智的成長,因此學校應該教導主要概念、論點及人類終其一生可能面對的問題,並閱讀引發理性思考能力與發問的偉大重要作品,以協助學生發展處理這些問題的批判思考能力,使他們能面對人生基本生命價值、正義與知識問題。代表人物如赫欽斯(R.M. Hutchins),認為學校課程中應包含永恆不變的學問,如文法、閱讀、修辭、邏輯、數學和西方偉大的作品等,這些學科代表通往真理與知識的方法。學術理性學者重視的是真善美的問題,及如何來檢視人生;而學生學習的深度、廣度及速度有其個別差異,則應予尊重。但有些人認為這樣的課程,只適合少數優秀人才。
  學術課程常用的方法是說明和探究,先將主要理念排成順序,加以說明、講解和探究,以求了解,並探討各種問題。最重要的是教導獲得並驗證各科真理的方法,而非只是教導事實。
  學術課程一般採取直接的組織方式,根據某一概念或方法的發展,循序漸近;其組織的原則為由簡而繁、由整體而部分、編年體的敘述、學習的階層等。學術課程有各種可供選擇的組織型態,如:(1)集中型:以一主題組織各種學問的教材;(2)統整型:以在某一學科習得的技能作為其他領域的工具;(3)相關型:各學問保持其獨自的領域,但是學生學習某一學問中的概念與其他的相關領域;(4)綜合的問題解答法:從現實的社會問題取材,使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習得知識與技能。
  學術課程認為評鑑雖能提供有用的資料,作為改進課程與數學的參考,但恐評鑑會妨礙廣泛教學目標的實現、增加師生的對立、浪費時間、偏重簡單的技能,而忽略了歸納、推理等複雜的技能的評量。
  目前學術性課程仍重視使兒童學習如何驗證及獲得知識的方法,而非只是知識事實的記憶,在基本學科上則更強調學科問的統整。最近回歸基本的運動中,仍可發現學術性課程的蹤跡,強調基本學科應兼重探究的方法及學科內容的重要性。學術性課程植基於學術理性,因此經常面臨是否能激發學習者學習動機的挑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術性課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