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辭學校 - 教育百科
修 | |
辭 | |
學 | |
校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Rhetoric School |
作者: | 王連生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西洋教育史上,修辭學校創始於希臘時代,而完備於羅馬時代。就希臘的新教育而言,修辭學校對其增進社會民主生活的貢獻很大;就希臘化的羅馬教育而言,修辭學校對其培養政法兼優的從政人才,更功不可沒。以今日的學制觀點來看,不論是希臘或羅馬的修辭學校,雖屬於高等教育,但其性質卻是專科學校;既不具中世紀大學(University)的精神,亦不可與現代大學相提並論,然卻為當時雅典大學(Athens University)及羅馬大學(Roman University)的形成,奠下教育發展與高深學術研究的基礎。 1.新希臘的修辭學校:新希臘社會的思想潮流,趨向於自由與理性,卻也具懷疑與挑戰的精神,因而掀起疑古反俗的文化浪潮;不但忘本的捨棄傳統,狂妄地對抗權威,而且自大的不崇敬神,偏執的頑抗習俗與政情,各種不同論見的詭辯學人(Sophists),於焉出籠。其中,艾蘇格拉底(Isocrates)提倡修辭教育,採取分班教學,以培養受教者清晰思考的方法與辯論取勝的技巧為目的,是新希臘修辭學校的嚆矢。 新希臘十六歲以後的青年,於完成中等教育之後,續入修辭學校深造;一方面學習言辭技巧,包括說話技巧、辯論形式、事證列舉、演繹推論、歸納推理及潤飾辭藻等知能,一方面提煉個人為價值及為道德判斷的思想能力,以促成其獨立自主的思想體系。 修辭學校的教育目的,以傳授修辭知識為其教育的焦點,旨在培養青年正確思想、能言善道及參與社會公眾生活的能力。修辭學校的教育內容,以實用課程為重心,重視文雅學科,包括文學、邏輯、史學、政治學、倫理學及音樂、藝術等科目。修辭學校的教學方法,以修辭與演講結合,及知識與行動結合的目的,作為其教學方法運用的取向;其過程分為虛設故事(Invention)、內容安排(Content Arrangement)、演說技巧(Elocution)、記憶內容(Memory)及實地演練(Performation)等五大部分。修辭學校的修業年限,二年至六、七年不等的在學修讀均可。 2.希臘化羅馬的修辭學校:羅馬希臘化之後,羅馬人才重視文法及修辭學科的研究,也因之提高羅馬人研討修辭學的興趣,將討論的重心,移至於實用性的生活、政治與法律等問題的鑽研。是以羅馬人設置修辭學校,致力於修辭與演講術相結合的人才教育,符應羅馬帝國實用價值的政治目的。 羅馬青年在十六歲完成文法學校教育之後,即可入修辭學校研習修辭學識,以充實服務公職的雄辯能力。因此修辭學校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訓練青年雄辯與演說的能力,使其成為善用辯術的演說家或政法人才。 為達修辭學校的教育目標,其教育課程內容,固以修辭學為本,但亦重視歷史、哲學、文學、政治、法律乃至醫學和科學的課程。是以羅馬青年在修辭學校所要修讀的學科,至為廣泛,只要與演講術和雄辯術有關的文雅課程,都可做研討的對象。 羅馬修辭學校的教學活動,專注於雄辯力與演說術的訓練。其實施的步驟有三:首先精讀演說範文,其次參與辯論實習,再次聆聽講評指導。 為增強演講的實效,羅馬修辭學校的教育,特別重視音樂教學,旨在讓青年從音樂教育中,習得韻律(Rhythm)、音調(Intonation)及聲音抑揚(Modulation),並將之活用於演講中,以帶動演講的熱情奔放、熱勁生動、熱潮感人的非凡氣勢,對增進演說的效能,助益很大。 羅馬民族性原本是講求實際,重視實用價值,尤其羅馬在希臘化以後,以其實用精神來光大希臘人在修辭學教學的內容與方法,也發展與希臘修辭學校不同特色的修辭教育,而在西洋教育史上樹立實用性教育的典範。這可從羅馬高等學府所施的專科性質的修辭學校教育,在在表現出其注重實際應用的特質、具有獨特價值與特殊精神,而獲得佐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修辭學校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