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部樂(伎) - 教育百科
二 | |
部 | |
樂 | |
( | |
伎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Êrh Pu Yüeh (Chi) |
作者: | 蔣嘯琴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樂舞類型名。唐代(西元618∼西元907)燕樂依其不同的表演形式分坐部伎、立部伎二部。其樂包括雅正之樂與胡俗樂,是在九部樂、十部樂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其確實創制時間雖不可考,然就元稹詠《立部伎》詩句「昔日高宗常立聽,曲終然後臨玉座。」知唐高宗李治(西元649∼西元683)之時已有坐、立部之分。二部伎的內容皆為歌功頌德之作,立部伎有八部:隋唐舊樂《安樂》與《太平樂》二部,唐太宗(西元626∼西元649)時作《破陣樂》與《慶善樂》二部,高宗作《大定樂》、《上元樂》二部;武后(西元684∼西元704)作《聖壽樂》及玄宗(西元627∼西元755)作《先聖樂》二部;坐部伎則有六部:太宗時《燕樂》一部、武后時之《長壽樂》、《天授樂》及《鳥歌萬歲樂》三部,以及玄宗之《龍池樂》和《小破陣樂》二部。就創作時間的排比看來,無論坐、立部伎最晚至李隆基朝,故可知二部伎的形成是在盛唐之際,自唐太宗至唐玄宗年間逐漸完備。二部伎雖與十部伎係同屬太常寺之燕饗樂,但其上演時,全部十四曲並非共同演出,以選擇二曲或數曲演出情形較多。二部伎於讌會表演時先奏坐部伎次奏立部伎。二部伎的形制:坐部伎,堂上坐奏,在室內廳堂演出,規模小,表演人數少,最少只有三人,最多才有十二人。立部伎,在室外廣場庭院演出,規模大,表演人數多,舞人最少有六十四人,最多可達一百八十人。二部伎之成員隸屬太常寺,平時經過嚴格的訓練,每年要參加分級考試;十年還有一次大典校。白居易《立部伎》詩將二部伎之伎藝的分級說的很清楚;「太常部伎有等級,堂上者坐堂下立。立部賤,坐部貴,坐部退為立部伎,立部又退何所在,始就樂懸操雅音。」二部伎經安史之亂至德宗(西元780∼西元805)時還存在,但已不及玄宗時那麼完整,乃至雜技也歸於立部伎之列。然自唐朝中葉起因坐部伎琵琶曲盛行,重用鼓類胡樂系的堂下立奏之風氣漸行減退,影響所及立部伎隨之消失,至於重用弦類法曲系之堂上坐奏之坐部伎傳到宋初亦告廢絕。 |
|
參照: 《舊唐書》、《唐會要》、《全唐詩》、《通典》、《唐代音樂史的研究》。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二部樂(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