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與瀕死 - 教育百科
死 | |
亡 | |
與 | |
瀕 | |
死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eath and Dying |
作者: | 陳瑞珠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死亡是指因為細胞的新陳代謝發生不可恢復的變化所引起的生命終止現象。死亡的發生不僅是生理事件,還有社會及心理層面的意義。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醫學知識及維生設備的進步,死亡的定義也因而不同。一九六八年世界衛生組織的國際醫學科學委員會規定死亡的標準為:對環境失去一切反應、完全沒有反射和肌肉張力、停止自發性的呼吸、動脈壓陡降和腦波平直。我國醫師公會也在民國七十三年(1984)十月發表「腦死即死亡」的聲明。 對每一個人而言,死亡代表消失或轉變到一個新的存在狀態;死亡會造成經驗的中斷、放棄心愛的人、離開未完成的工作及進入一個未知的世界。也可以說死亡對人類的最基本意義就是失落,意味著一種喪失或損失。若人們能認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就會訂出一些優先順序並安排生活的結構;這些優先順序與結構可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所改變。 所謂瀕死即是指到達死亡的過程,當沒有方法可以再維持一個人的生命,他即將要死亡的事實已經確認,則是進入瀕死的時候。大部分人的死亡是漸進到達的,這段過程可長可短。其特徵通常是長期的疾患、末期的疾病,所以瀕死者會逐漸喪失身體的活動力、無法完成社會功能、全身器官及系統漸漸失去功能,因而需要他人的照顧。因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在延長生命的同時也延長了瀕死的過程。 瀕臨死亡的個人及其親友均會有很複雜的心理反應,瑞士的精神科醫師庫伯勒-羅斯(Elisabeth Kübler Ross)發現很多瀕死的病人均會經歷: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及接受等五個階段。但這五個階段的出現並沒有一定的時間與順序,可能同時或重複發生,也可能停留在某一階段。瀕死病人的親友也可能經歷類似的心理歷程並出現一些預期的悲慟反應,如在心裡預想瀕死者的死亡或準備面對瀕死者去世之後會發生的情緒及經濟上的問題等。若是在預期悲慟的階段能發展出良好的調適能力,則在死亡事件發生之後便可減低一些悲慟反應的壓力。 一九七五年庫伯勒-羅斯並認為死亡是生命的最後成長階段,個人唯有覺知生命的有限性,並坦然面對之,才能有所成長。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死亡與瀕死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