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李法,瑟爾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far, Serge (1905-1968)
作者: 江映碧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出生於基輔,俄裔法籍芭蕾舞者、編舞家、舞蹈教師與作家,1921-1923年師事芭蕾名家伯尼斯拉瓦.尼金斯卡(Bronislava Nijinska),1923-1924年瑟爾基.李法隨其師尼金斯卡遠赴巴黎,加入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得以隨尼可萊.雷加(Nicholas Legat),恩利可.卻革堤(Enrico Cecchetti),夫拉迪摩洛夫(Vladimirov)等名師習舞習舞,1924年擔任獨舞者,1925-1929年晉陞為首席舞者,1929年擔任俄國芭蕾舞團的首席編舞家,1929-1944年加入巴黎歌劇院舞團身兼編舞家、舞蹈巨星、芭蕾舞指導等職,1940年代曾應邀為倫敦滑稽舞團(Revue Ballet),與巴黎新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的客座藝術家,1944年離開巴黎,1944-1947年應聘為新蒙地卡羅芭蕾舞團(Nouveaux Ballet de Monde Carlo)首席舞星與編舞家,1947年創立舞蹈創作學院,1947-1958年重返巴黎歌劇院芭蕾舞團,擔任首席舞星與總監,1962年開始應邀至世界各大舞團編舞與演出所到之處,包括法國、芬蘭、瑞典、土耳其、英國、德國。李法他體型優美,反應敏銳、才藝超凡、精力旺盛、企圖心強烈,是一位全方位的舞蹈家,他在舞台上揮灑自如,無論什麼角色皆勝任愉快,他拿手的舞碼包括尼金斯卡的《麻煩》(Les Fâcheux, 1924)、《藍色列車》(Le Train bleu, 1924);尼金斯基的《牧神的午後》(The Afternoon of A Faun, 1926);佛金的《彼得羅虛卡》(Petrushka, 1928)與《仙女們》(Les Sylphides, 1926)、《火鳥》(L´oiseau de feu, 1926);馬辛的《水手》(Matelots, 1933),1924 與巴蘭欽的《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1932)、《繆斯的指揮官阿波羅》(Apollon musagéte, 1932)、《小母貓》(La Chatte)、《浪子》(Le Fils prodigue)……。在狄亞格烈夫的舞團中,由於李法的多才多藝,使他成為繼尼金斯基之後最受重視的首席男舞者,他不僅擅長於編舞,對於傳統舞劇的詮釋他也是有超凡的天份,像在《天鵝湖》、《吉賽爾》、《仙女》與《雪兒維亞》等舞劇,都以自己特殊的風格與觀點,重新將其改編,卻不失古典芭蕾的高貴典雅。李法加入俄國芭蕾舞團不久就開始嶄露其編舞的才華,他的舞蹈作品,內容豐富、結構嚴謹,他試圖尋求一些有含意的姿勢來替代傳統芭蕾過時的啞技,從1929年即開始編舞的李法,當馬辛與巴蘭欽離開法國後,他成為羅斯芭蕾舞團舞團的末代編舞家,也經常在他自己的舞作中擔任男主角,他是一位多產的編舞家,其舞蹈作品近百齣,較受矚目的作品有《狐》(Renard, 1929)、《1929年的創作》(Les Créatures de, 1929)、《丑角人生》(La Vie de Polichinelle, 1934)、《詭計》(Fourberies)、《動物模型》(Les Animaux modéles, 1942)、《木偶與潘朵拉》(Guignol et Pandore, 1944)、《普羅米修斯》(Prométhée)、《元素》(Les éléments)……。另外李法也有志於舞蹈史的研究,他為古典芭蕾的真知卓見作歷史性的探討,為此 他出版了二十本書,其中最有名的是《舞蹈理論》(Traité de danse)與《編舞學》(Traité de chorégraphie),保羅.瓦列理(Paul Valéry)為這位偉大的藝術家下了定論,他說:「他的靈魂充滿了舞蹈,他的偉大不只因為他是一位創作者,而是他對任何事物都有清楚的概念!」
參照:
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李法,瑟爾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