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美國芭蕾舞劇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merican Ballet Theatre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在1940年之前,美國基本上仍沒有其本土的芭蕾舞團,直到露西亞.卻絲(Lucia Chase, 1897-1986)及理查.普利森(Richard Pleasant, 1906-1961)的「芭蕾劇場舞團」(Ballet Theatre)於1940年成立,芭蕾才真正在美國有長久發展的紮實立基點。從1926年開始「摩金芭蕾舞團」(Mordkin Ballet)常常來紐約的米凱爾.摩金工作室(Mikhail Mordkin´s Studio)工作,協助舞團發展。「美國芭蕾舞劇團」自成立以來,其舞碼便十分耀眼;包括佛金(M. Fokin)的《仙女們》,杜林(A. Dolin)的《吉賽兒》,尼金斯卡(Nijinska)的《女大不中留》(La Fille Mal Gardee),尤金.勞麟(Eugene Loring)及劇作家威廉.沙路原(William Saroyan)所合作的《美國呆子》(The American Goof),安東尼、都鐸(Antony Tudor)的《紫丁香花園》(Jardin aux Lilas)、《黑暗輓歌》(Dark Elegies)及《巴黎的審判》(Judgment of Paris)等。接下來都鐸從英國倫敦水銀劇院的藍貝爾芭蕾舞團(Rambert Ballet)跳槽過來,帶來知名舞者修.賴英(Hugh Laing)以及一系列成功的混合嚴肅敘事及傳統美感的成功舞碼,為該舞團注入生命力。1943年,該舞團以傑洛姆.羅賓斯(Jerome Robbins)的《自由幻想》(Fancy Free)成功地將他們所在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不佳的票房振作起來,因而贏得大都會給予更長的演出季,為舞團奠基的第一個轉捩點。同年,管理階層換成崔絲與奧利佛.史密(Oliver Smith),此一領導層一直延續至1980年。1947年為舞團第二個轉捩點,其前巴蘭欽試圖在紐約建立一個舞團,卻一直未能成功,崔絲與史密提議請巴蘭欽為他們編舞,特別為一個剛退伍、有潛力但不適合都鐸(Tudor)與羅賓舞碼的舞者,Igor Youskevitch(伊果.尤斯柯維奇)編製了《主題與變奏》(Theme and Variations),使紐約觀眾接受抽象色彩的芭蕾。翌年,巴蘭欽再度為舞團編了《睡美人第三幕》。舞團在紐約仍未有正式的家,所以在國內大城市到處巡迴,以維持演出機會,五十年代舞團巡迴至國外演出的機會漸多,1957年正式更名為「美國芭蕾舞劇團」。1964年,隨著專為舞團演出而建立的紐約市立劇院建成,舞團演出空間及名聲更上層樓。1970年娜妲麗亞.馬卡洛娃(Natalia Makarova)在倫敦離開基洛夫芭蕾舞團(Kirov Ballet),投奔「美國芭蕾舞劇團」,帶進豐富的傳統芭蕾技術,為ABT帶來新方向,1974年米凱爾.巴瑞雪尼可夫(Michail Baryshnikov)自蘇聯投奔美國加入了ABT,此外,都鐸離開多年後,在同年重新加入。1975年為ABT編了《飄零的落葉》(Leaves are Fading)足以抗衡其三十、四十年代的力作。1971年ABT成為甘乃迪中心的官方舞團,1980年,巴瑞雪尼可夫擔任藝術指導,經典舞碼得到進一步推動,如1984年的《灰姑娘》,1985年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同時現代舞代表作者如保羅.泰勒(Paul Taylor)及摩斯.肯寧漢(Merce Cunningham)、馬克.摩里斯(Mark Morris)、大衛.高登(David Gorden)等亦參與提供舞作。1989年巴瑞雪尼可夫在眾多爭議中離開,由珍.賀曼(Jane Hermann)及奧利佛.史密共同領導。1992年由前主要舞者凱溫.馬肯吉(Kevin Mckenzie)接棒。
參照:
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美國芭蕾舞劇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