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瑞典皇家芭蕾舞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oyal Swedish Ballet, the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於1973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成立,其源自十七世紀的宮廷芭蕾舞團,當時芭蕾是被當作輸入瑞典這個北方較原始的小朝廷高級法國文化,歷代的統治者均願意花錢維持它,尤其克麗斯汀娜女皇(Queen Christina)更為此舞團投入大量經費,以致民怨沸騰。其繼任者古斯塔三世(Gustav Ⅲ)被稱為「劇院國王」(the Theater King),1773年在新建成的皇家歌劇院(Royal Opera House)正式成立此「瑞典皇家芭蕾舞團」,並同時成立了瑞典皇家芭蕾舞校(Royal Swedish Ballet School),自此之後「瑞典皇家芭蕾舞團」所得到來自皇家的資助再也沒有這麼多過。此時起至十九世紀初,斯德哥爾摩的芭蕾被外來的藝術家如安東尼.包諾維(Antoine Bournonville)、菲利浦.塔伊歐尼(Filippo Taglioni)及奧古斯特.包諾維(August Bournonville)等影響極大。而本土舞蹈界傑出人才反而獻身他國,最著者如查理士 ── 路易.狄得羅(Charles-Louis Didelot)在斯德哥爾摩出生及長大,但只在「瑞典皇家芭蕾舞團」一年多(1786-1987),其後即到聖彼得堡,十九世紀著名芭蕾伶娜瑪麗.塔伊歐尼(Marie Taglioni生於斯德哥爾摩,卻只在1841年回來表演一次,另如克里斯典.約翰生(Per Christian Johansson)雖為瑞典土生土長的舞者,曾去丹麥跟隨包諾維學習,1837年回來「瑞典皇家芭蕾舞團」幾年後,隨即到俄國,結果舞團舞者的芭蕾技巧相當不足;至二次大戰間情況更為惡化,另一方面,當時的風氣重現代舞而輕芭蕾,也是使上述情變本加厲的原因。二次大戰後,安東尼.都鐸(Antony Tudor)在1949-1951年及1962-1963年的兩次藝術節推動了一些改革,並將其舞作如《紫丁香花園》(Lilac Garden)、《爭奇鬥豔》(Gala Performance)給「瑞典皇家芭蕾舞團」演出,同時親自為舞團排演了《吉賽兒》。芭蕾舞學校則由愛伯.柯斯羅夫斯基(Albert Koslovski, 1902-1974)及尼娜.柯斯羅夫斯基(Nina Koslovski, 1908-?)夫妻負責,並遵循蘇俄著名芭蕾舞家阿格麗皮娜.瓦嘉諾娃(Agrippina Jacovlevna Vaganova)的「瓦嘉諾娃芭蕾訓練法」〔見(Vaganova Ballet Training System)〕訓練。1953-1962年藝術指導為瑪麗.絲吉萍(Mary Skeaping, 1902-1984)此時期為舞團的轉捩點,與一般外來的藝術指導不同,她將其所有時間均投入在舞團中,搬演了《天鵝湖》(1953)、《睡美人》(1955)及《柯比莉亞》。在《睡美人》中絲吉萍甚至準備了四個「奧蘿菈」(Auroras)角色的舞者,其中包括當時國際著名的愛兒莎.瑪麗安羅森(Elsa Marianne Von Rosen),舞團技術水準之改善,於此可見一斑。都鐸在1963年再度任舞團藝術指導時,特別為舞團編了《喇叭的回想》(Echoing of Trumpets)。絲吉萍同時亦引進了瑞典一些新興編舞家的作品;如Birgit Culberg的《朱麗葉小姐》、Ivo Cramer的《浪子》等等。這些舞碼都是企圖鎔鑄古典與現代,也是瑞典編舞界的典型風格。直到今天,繼任的各藝術指導仍秉承此作法,引進了不少鎔鑄古今的瑞典式新作,且多自舞團以外的編舞家中獲取,使舞碼有可觀的縱廣度,稍嫌不足者是尚未能形成一套屬於「瑞典皇家芭蕾舞團」特有與眾不同的舞碼風格,如勉強要求從「瑞典皇家芭蕾舞團」中發掘出其獨特風格,可能必須以Drottningholm宮廷劇院時代編製的古老舞碼做重建;如絲吉萍1956年利用1649年代佈景形式重建的《邱比特的幽默》(Cupid out of his Humour)等。
參照:
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瑞典皇家芭蕾舞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