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偽(荀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偽」字在〔荀子〕書中,另有意義;〔性惡篇〕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認為人性惡,但並不固著於惡,仍然可以藉著外在的力量,化惡為善,這種力量就是「偽」。「偽」字是人後天的作為之意。
  荀子又說:「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凡天賦之情欲,經過「心」的抉擇叫作「慮」,慮後而發出的動作,叫作「偽」。因此凡思慮之累積,動作之習練,逐漸養成之作為,也叫作「偽」,故「偽」不僅是一種後天的外在力量,也是一種持續累積的歷程。
  為了使人充分了解「偽」之真義,荀子再三強調「偽」與「性」本質上之差異。他說:「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性惡篇〕並舉例說:「若夫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體膚理好愉佚,是皆生於人之情性者也。」因為這些都屬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後生的,屬於「性」。至若陶人埏埴而為器或「工人斷木而成器」,器不是土木自成的,乃且加上人工而後成,所以成器是「偽」。簡單地說:性是自然而然的,偽是歷練而成的;一係天生,一為人成,二者不同。但是性與偽卻有密切的關係。荀子說:「性者,本始材朴也;偽者,文理隆盛也。無性,則偽之無所加;無偽,則性不能自美。」又說:「聖人之所以同於眾其不異於眾者,性也;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聖人與常人之性無異,而聖人之所以能成聖,在於「化性起偽」,使人性去惡趨善。
  荀子以「偽」與「性」相提並論,明白的指出偽的重要,教育工作者利用教育的力量,因材施教,化性起偽,猶如替學生創造完美的人格。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偽(荀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