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貝嘉,毛里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éjart, Maurice (1927-)
作者: 張麗珠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的男舞者、藝術總監,他生於法國馬賽(Marseilles)。父親為當時頗富名氣之哲人與東方學家,貝嘉深受其學養之薰陶,大學雖修研哲學,然而終身奉獻舞蹈。初期於當地芭蕾歌劇學校學舞,嗣後在巴黎隨斯塔茨(Staats)、伊格洛娃(Egorova)、姬斯(Kiss)、羅霎娜(Rousanne)等學舞,並在倫敦隨佛寇瓦(Volkova)學舞。1945年伙同舞蹈名家史瓦佐(Schwarz)、夏拉(Charrat)和培堤(Petit)在法國各地巡演。1949年至1950年加入英格斯貝國際芭蕾舞團(Inglesby´s International Ballet),1950年至1952年擔任瑞典皇家芭蕾舞團(The Royal Swedish Ballet),其間首次為影片《火鳥》(The firebird)編舞。1953年與作家尚.勞倫(Jean Laurent)成立明星芭蕾舞團(Les Ballets de I´Etoile),並擔任該團的藝術總監及獨舞明星(Star-soloist),1957年該團改名為巴黎芭蕾舞團(Ballet Theatre de Paris),多次巡迴演出後,於1959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lls)演出新作《春之祭禮》(Sacre duprintemps),獲得空前的成功。該舞團於是稱為布魯塞爾廿世紀芭蕾舞團(The Brussels-based Ballet of the 20th Century),1960年由貝氏擔任藝術總監,此後數十年間,他將該舞團經營成為世界最有名氣的現代芭蕾舞團之一,貝氏是極具獨特風格之名編舞家,他的舞團定期在布魯塞爾和世界各地做巡演。1970年他主持了布魯塞爾表演藝術改進研究中心(MUDRA; a Européan centre for research into spectacle and production),該中心為一個探討完全劇場(Total Theatre)的學校及工作室。1987年貝氏率團遷往瑞士洛桑(Lausanne),改名為洛桑貝嘉芭蕾舞團(Bejart Ballet Lausanne),1992年縮小舞團規模,以舊電影院改裝成劇院,重新出發經營,並創作了許多作品。貝氏的作品具有一種學術性風格,因而發展出「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m)之傾向,其作品顯著表現此風格者有《孤獨者交響曲》(Symphany for A Lonely Man, 1955)、《四男孩》(4 fils Aymon, 1961)、《風流寡婦》(The Merry Widow, 1963)等,這些作品演出後他更成為一個極具個人風格,主張神秘主義之芭蕾理論家,其作品內容頗受東方宗教與哲學之影響;成為「不是宗教但又勝似宗教的集體儀式,它超越了一般舞台藝術的美,和視覺上的力度,且是將那種早已失傳的原始祭典重新轉化成現代人的儀式。」此類型作品包括《為今朝所作的彌撒》(Mass for the Present Time, 1967)、《巴克堤》(Bakhti, 1968)、《尼金斯基,神的小丑》(Nijinsky, Clown de Dieu, 1971)、和《戈爾斯坦 ── 玫瑰花園》(Golestan-Garden of Roses, 1973)等。身為一位擅長創新的編舞家,他卻特別著重芭蕾的編舞技術,如1960年之《波麗露》(Bolero),1962年之《維也納組曲》(Suite Viennoise),1964年之《第九交響曲》(Ninth Symphony),1968年之《無花又無冠》(Ni Fleurs, ni couronnes),1971年之《獻祭之舞》(offrande chorégraphique)、及1973年之《無主之錘》(Le Marteau sans maÎtre)等作品。至於其本人自製並演出者有《綠色皇后》(La Reine verte, 1963)和《聖安東尼之誘惑》(Tentation de Saint Antoine, 1967)等。貝氏作品吸引極多新觀眾與年輕觀眾,同時亦引起各種不同觀點的爭議,成為受爭議之人物。他極喜愛華格納(R. Wagner)之作品,曾參加華格納歌劇《唐豪塞》(Tannhäuser, 1961)的演出,並多次使用其音樂編舞;如《瑪迪爾德》(Mathilde, 1965)、《班德萊爾》(Baudelaire, 1968)、《勝利者》(Les Vainqueurs, 1969)《椅子》(Chairs, 1981)、《獻給未來的彌撒》(The Mass for Future, 1986)等。貝氏其他代表作尚有許多;例如為巴黎歌劇院(L´Opéra de Paris)編製之《浮士德之詛咒》(Damnation of Faust, 1964)、《狐狸》(Renard, 1965);及近年的作品如《魔笛》(La Flüte nchantée, 1981)、《不可思議的中國役者》(Le manderin merveilleux, 1992)等二十餘齣。寫作方面1979年於巴黎有見氏出版《別人生命中的一刻》(Un instant dans la vie d´autrui)、《回憶錄》(Memoires)、和《B par B》等書。他於1960年及1962年獲巴黎國際劇院之最高獎,1965年獲伊拉斯瑪斯獎(Erasmus Prize),1993年獲日本的世界文賞獎等。
參照:
黃麒、葉蓉合著《二十世紀的彌撒、現代芭蕾(1994)》、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貝嘉,毛里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