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翔龍舞鳳 - 教育百科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猶「龍飛鳳舞」。見「龍飛鳳舞」(一)。01.宋.洪邁《夷堅志.支丁.卷一○.鍾離翁詩》:「李粹伯跋之曰:『字畫放逸,有翔龍舞鳳之勢,脫去尋常畦逕。」 |
|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龍飛鳳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草書為中國書法的一種書寫字體,為書寫方便、快速而產生,大約起於漢代。草書初創時稱為「章草」,是將隸書簡省點畫,保存波勢,草率寫成,但字字分離不相連綿。至漢末,相傳張芝脫去「章草」中保留的隸書筆畫形跡,將筆勢連綴,上下兩字時時相連,於是形成「今草」,即後世通行的草書。南朝梁武帝,名蕭衍,博學能文,並擅長書法,曾作〈草書狀〉一文,對草書變化多端的體態讚歎有加。他形容草書筆勢婀娜時如柔弱的柳樹,聳峙挺拔時如擺動的長松,婆娑委曲時如飛舞的鳳,宛轉周折時如蟠伏的龍,文云:「婆娑而飛舞鳳,宛轉而起蟠龍」,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書法筆勢飄逸,或形容多姿形容字跡潦草零亂。(二)天目山位於浙江省臨安縣西北與潛縣交接處,有東西兩峰,峰頂各有一池,左右相對,池水清澈冷冽,故名為「天目」。宋代岳珂《桯史》中引錄了一段其他典籍對天目山的描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鳳舞到錢塘。」「錢塘」指的是錢塘江,位於浙江省杭州縣城以南;「兩乳」則應指天目山的東西兩峰。這兩句話描述了天目山氣勢之奔放,峰巒起伏,蜿蜒至錢塘江。後來「龍飛鳳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山勢蜿蜒起伏,氣勢磅礴。
|
|
典源: 此處所列為「龍飛鳳舞」之典源,提供參考。(一) 南朝梁.武帝〈草書狀〉(據《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六.武帝》引)厥體難窮,其類多容,婀娜如削弱柳,聳拔如裊長松。婆娑(1)而飛舞鳳,宛轉而起蟠(2)龍。
〔注解〕 (1) 婆娑:委婉曲折。娑,音ㄙㄨㄛ。 (2) 蟠:音,ㄆㄢˊ。盤伏、盤曲。(二) 宋.岳珂《桯史.卷二.行都南北內》行都之山,肇自天目,清淑扶輿之氣,鍾而為吳,儲精發祥,肇應宅緯。負山之址,有門曰朝天,南循其陝為太宮,又南為相府,斗拔起數峰,為萬八盤嶺,下為鈞天九重之居,右為複嶺,設周廬之衛止焉。舊傳讖記(1)曰:「天目山垂兩乳長,龍騫(2)鳳舞到錢塘。山明水秀無人會,五百年間出帝王。」錢氏有國,世臣事中朝,不欲其語之聞,因更其末章三字曰「異姓王」,以遷就之,讖實不然也。東坡作〈表忠觀碑〉,特表出其事,而讖始章。 〔注解〕 (1) 讖記:預言未來的圖錄、文字。讖,音ㄔㄣˋ。 (2) 騫:音ㄑ|ㄢ,飛起。 |
|
書證:
01.宋.洪邁《夷堅志.支丁.卷一○.鍾離翁詩》:「李粹伯跋之曰:『字畫放逸,有翔龍舞鳳之勢,脫去尋常畦逕。」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翔龍舞鳳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