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拉威學校制度 - 教育百科
馬 | |
拉 | |
威 | |
學 | |
校 | |
制 | |
度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chool System in Malawi |
作者: | 蔡清華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馬拉威共和國(Republic of Malawi)係一位於非洲東南部之內陸國家,北與坦尚尼亞接壤,東、南與莫三比克交界,西與尚比亞為鄰;面積十一萬八千四百八十平方公里,一九九一年七月人口為九百四十三萬餘人,其中有莫三比克的難民約九十萬人。依非洲的標準,馬拉威稱得上人口稠密,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九十四人,目前人口以每年百分之三.七攀升,預計到了二○○○年,人口密度將達到每平方公里二二九人。 馬拉威原為英國殖民地,一九六四年獨立,英語與奇切瓦語(Chichewa)為官方語言,首都為里朗威(Lilonwe)。該國經濟情況極差,以一九九○年為例,平均國民生產毛額僅美金一七五元,是世界上有名的低度開發國家,外債頗多,支付本息亦構成該國相當沉重的負擔。 馬拉威的學制如附圖所示,為「八四四制」。學前教育仍處於試辦階段。小學係六歲入學,修業八年,每年上課二一○天。由於並非義務教育,其就學率在一九九○年僅百分之五十二。小學生每年須通過考試才可升級,畢業時須通過小學畢業證書考試(Primary School Leaving Certificate Examination)才有資格進入中學就讀。一九九○年有百分之六十八的考生通過,不過其中只有百分之八得以升學。中學修業四年,分兩階段:學生在修畢前兩年課程後須參加初級證書考試(Junior Certificate Examination)通過後再修業後兩年的課程,並在畢業前參加馬拉威學校證書考試(Malawi School Certificate of Examination)。通過此項考試是進入大學就讀的最起碼的資格。在一九九○年,馬拉威有八十六所中學,其中六十六所為公立,全部中學生人數占該學齡層人口數的百分之四。 馬拉威僅有一所大學,包括五個學院。邦打(Bunda)學院屬農學院;乾色洛(Chancellor)學院提供藝術、教育、法律、科學、社會科學等學位;技術學院剛開設商業、工程、實驗科技、管理、公共衛生等學位;卡馬札(Kamuzu)學院屬護理學院;另有新成立的醫學院。該校在一九九○年只有學生二千六百八十五名(八成為男生),占全國大學學齡人口數不到百分之一。 由於政府財政有限,馬拉威的特殊教育極不普及,一九九○年二月的調查顯示,僅有百分之十九的各類障礙學童有幸就學。在技術及職業教育方面,呈現多頭馬車的風貌,各中央部會,如教育文化部、勞工部、農業部、森林部、衛生部等,均投身參與相關人力之培訓工作。 就教育行政制度而言,馬拉威在中央設有教育文化部,其下在北、中、南等三區設有區域教育廳(Regional Education Offices),各廳轄下再分設二十八個區教育局(District Education Offices;北6,中10,南12),採行中央集權式的領導方式。 馬拉威未來教育發展所面對的問題有:各級學校教師來源嚴重不足,尤以小學的情形最為嚴重;政府對於教育的投資在非洲各國中仍屬最低;教育行政制度的效率亟待改進。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馬拉威學校制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