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法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ˋㄉㄨˋㄌㄩˋㄌㄧㄥˋㄖㄨˊ:「ㄗㄨㄥㄈㄚˇ」、「ㄒㄧㄢˋㄈㄚˇ」、「ㄈㄚˇㄌㄩˋ」、「ㄈㄚˇㄍㄨㄟ」、「ㄈㄚˇㄨㄞˋ」。
  2. ㄈㄤㄕˋㄊㄨˊㄐㄧㄥˋㄖㄨˊ:「ㄈㄤㄈㄚˇ」、「ㄅㄢˋㄈㄚˇ」。
  3. ㄈㄢˋㄕˋㄩㄢˊㄗㄜˊㄖㄨˊ:「ㄨㄣˊㄈㄚˇ」、「ㄩˇㄈㄚˇ」。
  4. ㄈㄛˊㄉㄠˋㄉㄥˇ˙ㄉㄜㄉㄠˋㄌㄧˇㄖㄨˊ:「ㄈㄛˊㄈㄚˇ」、「ㄉㄠˋㄈㄚˇ」、「ㄒㄧㄢˋㄕㄣㄕㄨㄛㄈㄚˇ」。
  5. 仿ㄈㄤˇㄒㄧㄠˋㄖㄨˊ:「ㄒㄧㄠˋㄈㄚˇ」、「ㄈㄚˇㄍㄨˇㄐㄧㄣㄨㄢˊㄖㄣˊ」。
  6. ㄈㄚˇㄍㄨㄛˊㄨㄟˋㄩˊㄓㄡ西ㄒㄧㄅㄨˋ˙ㄉㄜㄉㄨˊㄌㄧˋㄍㄨㄛˊㄐㄧㄚㄕㄡˇㄉㄨㄅㄚㄌㄧˊㄐㄩㄇㄧㄣˊㄉㄨㄛㄒㄧㄣˋㄧㄤˇㄊㄧㄢㄓㄨˇㄐㄧㄠˋㄈㄚˇㄩˇㄨㄟˊㄓㄨˇㄧㄠˋㄩˇ
注音:
解釋:

2. ㄈㄚˊ˙ㄗㄈㄤㄈㄚˇㄖㄨˊ:「ㄉㄚˋㄐㄧㄚㄧˋㄑㄧˇㄒㄧㄤˇㄒㄧㄤˇㄧㄡˇㄇㄟˊㄧㄡˇㄕㄣˊ˙ㄇㄜㄈㄚˊ˙ㄗㄎㄜˇㄧˇㄐㄧㄝˇㄐㄩㄝˊㄓㄜˋ˙ㄍㄜㄨㄣˋㄊㄧ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法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律令。
    【例】法令、法律
  2. 範式、原則、道理。
    【例】文法、說法、佛法
  3. 途徑。
    【例】方法、辦法
  4. 方術、技巧。
    【例】魔法、道士作法
  5. 仿效。
    【例】效法
  6. 可為法則的。
    【例】法帖
  7. 屬於佛家或道家的。
    【例】法衣、法號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法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律令。如:「法令」、「法律」。《韓非子.定法》:「法者,憲令著於官府。」
2.制度。《禮記.曲禮下》:「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修其法而審行之。」
3.範式、原則。如:「文法」、「語法」。
4.途徑。如:「方法」、「辦法」。
5.佛、道等的道理。如:「佛法」、「法壇」。《五燈會元.卷六.谷山藏禪師》:「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6.方術、技巧。如:「道士作法」、「魔法」。
7.法國的簡稱。舊音ㄈㄚˋ fà。如:「中法戰爭」、「英法戰爭」。
8.姓。如漢代有法雄。
[動]
仿效。如:「效法」。《周易.繫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
[形]
1.可為法則的。如:「法書」、「法帖」。
2.屬於佛家的。如:「法衣」、「法號」。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法子」條。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在「沒法兒」、「想個法兒」等語詞中的音讀。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u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辦法、本事。
  2. [[名] ] 方式、手段。
  3. [[名] ] 法規。
  4. [[名] ] 道教的方術。
  5. [[名] ] 佛教修行的路徑。
  6. [[名] ] 國家名。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ㄈㄚˇ

1. 依法論罪。《說文解字》正篆作「灋」。《說文解字.水部》:「灋,刑也。……法,今文省。」《國語.魯語下》:「具舟除隧,不共有法。」三國吳.韋昭.注:「法,刑也。」《漢書.卷九○.酷吏傳.王溫舒》:「此人雖有百罪,弗法。」

2. 律令。如:「法令」、「法律」。《玉篇.水部》:「法,法令也。」《韓非子.定法》:「法者,憲令著於官府。」《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臺,專制朝政。」

3. 制度。《禮記.曲禮下》:「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修其法而審行之。」《史記.卷五.秦本紀》:「衛鞅說孝公變法修刑。」

4. 範式、準則。如:「文法」、「語法」。《廣韻.入聲.乏韻》:「法,則也。」《梁書.卷一○.列傳.楊公則》:「湘俗單家以賂求州職,公則至,悉斷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諸州以為法。」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

5. 仿效。如:「效法」。《周易.繫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呂氏春秋.季冬紀.序意》:「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為民父母。」

6. 依循而可為法則者。如:「法書」。《法帖譜系.雜說上.劉丞相私第本》:「劉丞相既刻法帖於郡齋,復依倣前本,刻石十卷,以歸私第。」

7. 途徑、方法。如:「教法」。《字彙.水部》:「法,方法。」《孫子.謀攻》:「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老殘遊記》第七回:「老殘道:『此事卻有個辦法。』」

8. 術數、方技。如:「道士施法」、「魔法」。《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卷上:「然小行者被他作法,變作一個驢兒,吊在廳前。」

9. 佛、道等之道理。如:「佛法」、「法壇」。《魏書.卷六七.列傳.崔光》:「崇信佛法,禮拜讀誦,老而逾甚,終日怡怡,未曾恚忿。」《五燈會元.卷六.谷山藏禪師》:「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10. 佛家者。如:「法衣」。唐.李公佐〈謝小娥傳〉:「十三年四月,始受具戒於泗州開元寺,竟以小娥為法號,不忘本也。」

11. 法國簡稱。舊音ㄈㄚˋfà。如:「中法戰爭」、「英法戰爭」。

12. 姓。如漢代有法雄。

㈡ㄈㄚˊ

「法子」:方法。《紅樓夢》第七三回:「問我,我也沒什麼法子。」《文明小史》第三七回:「我們國家自有處置他的法子,這不干兄弟的事。」

㈢ㄈㄚ

「沒法兒」、「想個法兒」等語詞裡之音讀。

注音: ㈠ㄈㄚˇ ㈡ㄈㄚˊ ㈢ㄈㄚ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法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