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杜桑,艾迪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oussaint, Eddy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加拿大舞者,編舞家及舞蹈教師,原籍海地,於加拿大的魁北克隨艾娃.望.簡吉(Eva von Genczy)學舞,隨後和其師合作,推出混合式風格的爵士芭蕾舞,於1972年在瑟達.扎黑(Séda Zaré)工作室正式組成了爵士芭蕾舞團(Les Ballets Jazz),由簡吉和杜桑擔任藝術指導,簡勒維耶芙.薩勒班(Geneviére Salbaing)負責行政管理,團員由職業舞蹈家和業餘舞者組成,他們以大眾化風格為宗旨,掀起了七十年代魁北克舞蹈界一股大風潮,以簡吉的知名度,加上電視的推波逐浪,使整個魁北克為之風靡。可惜的是彼此間的誤會,加上金錢的糾紛,杜桑只在舞團待了一年,於1974年自組了舞團,以發展通俗化舞蹈藝術為職志。由於他的反傳統,加上不斷地改革和創新,一直不為加拿大藝術界所接納,所以得不到任何金融上的資助。杜桑所編的芭蕾舞風格,以大眾化的音樂為主,帶點特技性的肢體語言,加上反叛而誘惑的扭腰動作,簡陋而抽象的舞台,使他既不屬於爵士派,也不屬於現代舞派或新古典舞派。加上幾年來受舞蹈教師卡米拉.馬拉申果(Camila Malashenko)施以俄國古典教學法的影響,所以杜桑舞團於演出後的第五季,其風格愈來愈傾向古典化,最後舞團變成新古典派。此外杜桑和其他人不同的一點,就是著重培養舞蹈名星,當時他門下出了不少著名夫妻檔的舞者,例如:於1984年榮獲赫爾辛基國際芭蕾舞大賽獎(Concours International de Ballet de Helsinki)的路易.何比達益(Louis Robitaille)、阿妮克.畢松內特(Anik Bissonnette)、瑪麗奧.狄伯鬥(Mario Thibodeau)、丹妮斯.杜律德(Denis Dulude)、強-馬克.樂保(Jean-Marc Lebeau)以及蘇菲.畢松內特(Sophie Bissonnette)等。由於不為加拿大主流派所容,舞團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況下,於 1985年,杜桑只好將舞團改名為蒙特婁芭蕾舞團(Le Ballet de Montréal),沒想到立刻被聘到美國南部,作為期三個月的巡迴演出。杜桑一直是廣受爭議的舞蹈家,1976年編了《單.巴拉》(Dam Ballah),《炫耀》(Façade),《大合唱》(Cantates)等舞劇,接著以傳說為主題編了《行人阿利克斯》(Alexis le Trotteur, 1978),《玫瑰鬱金香》(Rose La Tulippe, 1979)等舞劇。其它作品還有《就一會兒》(Un Simple Moment, 1980),《新世界交響曲》(Sympho-nie du Nouveau Monde)等舞劇。隨後杜桑一反普及舞蹈藝術的職志,轉而走古典派風格的舞蹈,1987年改編了《胡桃鉗》(Nutcraker)一劇,結果一敗塗地,加上經營不善,負債累累,杜桑只好於1990年二月舉行記者會,宣佈解散舞團。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杜桑,艾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