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禮之本 - 教育百科
禮 | |
之 | |
本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禮之本出自〔論語‧八佾篇〕。「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魯國人林放感於當世禮樂崩壞,故向孔子請教禮的本原意義。孔子鑑於一般人都只見到禮的形式與表面,而林放卻能問及禮的本原問題,所以稱許他問到了「大」題目。在孔子的回答中,「奢」是指以排場的奢侈表現為重,「儉」則是儉省到缺少了應有的準備;「易」是徒重儀式文飾而沒有哀痛之實(按〔朱熹集注〕),「戚」是指哀痛而禮文不備的哀戚。孔子認為,雖然儉戚與奢易都不合禮,但是比較之下,儉戚更接近禮的精神,所以在無法兼顧的情形時,他寧可選擇儉戚而避免奢侈或徒重形式。 由於孔子是用「奢易儉戚」舉例回答林放,所以實際上並未直接地回答林放關於何謂「禮之本」的問題。至於禮的真正本原為何?在〔八佾篇〕的另一處孔子曾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由這幾句話可以看出禮樂之本在於 「仁」,人對禮樂兩項,若不是出自不安或不忍之心,則縱然行禮作樂,只是徒具形式,沒有基本精神,也就沒有意義。 雖然,禮的本原在於「仁」,但是禮的意義絕不是只有仁心而已,禮還要以適度的行為來表現仁心,「禮貴得中」。孔子為何不逕以禮之本回答,可能是顧慮到林放執本賤末因而忽略了禮的真正意義,因此孔子乃舉四失以告,以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方式,讓「禮之本」自然的顯示出來,而孔子所舉的例子也可謂具體著實,意在使林放自加體悟。由此亦可見聖人之教。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