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乞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h´i Han
作者: 董錫玖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歌舞名。古代西域風俗歌舞。又稱《潑湖乞寒》或《潑寒胡戲》、《渾脫舞》、《蘇幕遮》等。最初可能與佛教有關,印度、緬甸都有淋雨,和互相潑水為戲的習俗,印度名《蘇幕遮》含有聚會之意。該舞係沿絲綢之路,經中亞諸國(康國),前蘇聯撒馬爾罕,經新疆,龜茲(庫車)、高昌(吐魯番)傳到長安稱《潑胡乞寒》,可能為潑水節儀式的演變。其後成為群眾性規模大的樂舞活動。最早的文獻記載,《周書.宣帝紀》:「大成(西元579)十二月甲子,御正武殿集百官及宮人,內外命婦,大列伎樂,又縱胡人乞寒,用水澆沃為戲樂。」《新唐書.西域傳》康國條:「以十二月為歲首,尚浮屠法,祠祆神,出機巧技,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交潑為樂」可見在中亞撒馬爾罕一帶,《潑寒胡戲》十分盛行,不但與佛教有關,還和祆教(拜火教)有關。《潑寒胡戲》自北周傳入長安之後,至唐尤為盛行,而且流傳時間頗久。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四十一:「蘇莫遮,西戎胡語也,正云颯磨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渾脫、大面、撥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象鬼神,假作種種面具形狀。或以泥水霑灑行人,或持羅索搭 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土俗相傳云:常以此法,禳厭驅趁羅剎惡鬼食啖人民之災也。」新疆庫車昭怙厘大寺(即雀離大寺)於二十世紀初出土的樂舞舍利盒(骨灰容器),一般認為係魏晉時物。盒身一周繪有二十一人組成的樂舞隊圖像。舞者戴魌頭假面,有的是猴頭獸耳,有的是戴狗魌頭長尾,姿態各異,邊舞邊行進。形式和內容,都與唐慧琳所記極為相近。唐武則天至唐中宗時代,風行一時。《舊唐書.中宗紀》:景龍三年(西元709)十二月「乙酉,令諸司長官向醴泉坊看《潑胡王乞寒戲》」但因此樂舞,裸露形體,頗遭到一些朝臣的反對,《新唐書.宋務光傳》及《唐會要.卷三十四》:「神龍二年(西元706)三月,并州清源縣尉呂元泰上疏:比見都邑城市相率為渾脫,駿馬胡服,名曰蘇莫遮,旗鼓相當,軍陣勢也,騰逐喧噪,戰爭之象也,錦秀誇競,害女工也,徵歛貪弱,傷政體也,胡服相效,非雅樂也,渾脫為號,非美名也……何必裸露形體,澆灌衢路,鼓舞跳躍而索寒也。」至唐玄宗李隆基的時代,乞寒之舉仍在進行,先天二年(西元713)十月,中書令張說上疏要求禁止(疏見《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三)至開元元年十月七日,唐玄宗勒令禁斷:「臘月乞寒,外蕃所出,漸侵成俗,因循已久,自今已後,無問藩漢,即宜禁斷」(《唐會要.卷三十四》)。張說有《蘇摩遮》歌辭五首(《張說之文集》)描述了胡王的形象:「摩遮本出海西胡,疏璃寶眼紫髯鬚,聞道皇恩遍宇宙,來時歌舞助歡娛。億歲樂!」舞蹈被禁後,《蘇摩遮》曲牌仍流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乞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