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蒲隆地學校制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hool System in Burundi
作者: 蔡清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蒲隆地共和國(Republic of Burundi)係非洲東部的內陸國家,北與盧安達(Rwanda)為鄰,東、南與坦尚尼亞(Tanzania)交界,西與剛果民主共和國(Congo)(前稱薩伊Zaire)接壤,面積約二萬七千八百三十平方公里,比臺灣略小。該國人口截至一九九一年七月之統計大約五百八十三萬一千二百三十三人,其中以胡圖人(Hutu)居多,約占百分之八十五;其次為圖西人(Tutsi),約占百分之十四。官方語言為基隆地語(Kirundi)及法語,據一九九○年之統計,該國文盲人口約為百分之五十。
  蒲隆地之成為政治實體已有四百年之久,十九世紀末為德國人建立殖民根據地,一九一六年為比利時所占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聯合國之託管地,委由比利時代管,一九六二年七月一日獨立。該國自然資源不豐,經濟不振,咖啡出口產值占其每年外匯收入之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該國經濟受到氣候與國際咖啡市場價格之影響甚大,目前每人平均所得約為二百美元。
  蒲隆地之學制如下圖所示,為小學六年、初中四年、高中三年之設計。小學之入學年齡為七歲,不過有相當多的學童係八歲入學。就學率約為百分之六八.七(一九九一/九二學年度),有逐年降低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升學的機會太少所致,據統計,小學畢業生僅有不到一成如願升上初中就讀。初中修業四年,凡是小學畢業並通過全國規模的入學考試者得進入就讀。為了紓解此項入學考試的壓力並減輕中央政府之負擔,近年來該國鼓勵各地方以其財源設立十八所新型態的初中(colleges communaux)。此外一些小學畢業生則進入職業訓練所,接受木工、電氣、汽車修護等技能訓練。初中畢業生中約有百分之三十進入高中就讀(一九九一/九二學年度)。此階段分成兩種類型;一是普通教育,又分成三種科別,修業三年;另一則是技術類,包括小學師資培育,修業四年。高等教育方面,蒲隆地僅有一所大學:設於首都布松布拉(Bujumbura)的蒲隆地大學,含八個學院、五個研究所,其中教育研究所即為培育初中教師所設。
  教育行政方面,蒲國有兩個機構:初等及中等教育部、高等教育及科學研究部;前者以中央集權方式掌理中等級初等教育事宜,各省並派有督學主其事。教育經費方面,每年約占政府總預算之百分之十七左右,並有逐年減少之趨勢;至於各級教育得到分配之比例為:小學百分之四十七、中學百分之二十九、高等教育百分之二十二。
  師資培育方面,自一九八○年代起,小學師資均由初中畢業生進入師範學校(école de formation d'instituteurs)後實施兩年訓練予以培養;一九八○年代後期,師範學校又改為高等教育學校(lycées pédagogiques),實施兩階段、各為期二年之訓練。中學教師則仍以在蒲隆地大學各科系之畢業生為主要來源。
  未來蒲隆地教育之發展有下列問題亟待解決:教育經費應繼續維持一定水準,各級教育機會應予擴充(尤其是中等教育),教育品質之維持,教師人力之補充,兩部制教學之廢除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蒲隆地學校制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