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敦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ㄆㄨ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一]duì[二]dū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ㄡˋㄉㄠˋㄌㄠˇㄕˊㄖㄨˊ:「ㄉㄨㄣㄏㄡˋ」。
  2. ㄔㄥˊㄒㄧㄣㄔㄥˊㄧˋ˙ㄉㄜㄖㄨˊ:「ㄉㄨㄣㄆㄧㄥˋ」、「ㄉㄨㄣㄑㄧㄥ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ūn
解釋:
  1. 質樸、篤厚。
    【例】敦厚
  2. 誠懇。
    【例】敦聘、敦請
注音:
漢語拼音: duì
解釋:
  1. 古代用來盛黍、稷的器具。形狀多種,一般為三短足,圓腹,二環耳,有蓋。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
    【例】敦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ūn
解釋:
[動]
1.督理。如:「敦促」。《孟子.公孫丑下》:「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抱朴子.外篇.安貧》:「今吾子督余以誨盜之業,敦余以召賊之策。」
2.和睦、使融洽。如:「敦親睦鄰」。
[形]
質樸、篤厚。如:「敦厚」。《孟子.萬章下》:「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
[副]
誠懇。如:「敦聘」、「敦請」。
[名]
姓。如春秋時衛國有敦治。
注音:
漢語拼音: dùn
解釋:
[形]
不明朗、不開通。通「沌」。如:「渾敦」。
注音:
漢語拼音: duī
解釋:
[動]
催逼、逼迫。《詩經.邶風.北門》:「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
[副]
孤獨的樣子。《詩經.豳風.東山》:「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注音:
漢語拼音: duì
解釋:
[名]
古代用來盛黍、稷、稻、粱等的器具。形狀多種,一般為三短足,圓腹,二環耳,有蓋。有的蓋子也能翻轉過來使用。圈足的敦,蓋上多有捉手。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夏后氏之四連。」漢.鄭玄.注:「敦,黍稷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u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ㄉㄨㄣ

1. 惱怒、責問。《說文解字.攴部》:「敦,怒也、。詆也。」西漢.揚雄〈甘泉賦〉:「蛟龍連蜷於東兮,白虎敦圉乎崑崙。」唐.李善.注:「敦圉,盛怒貌也。」

2. 督促。如:「敦促」。《孟子.公孫丑下》:「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仗虞敦匠事。」《抱朴子.外篇.安貧》:「今吾子督余以誨盜之業,敦余以召賊之策。」

3. 和睦、使融洽。如:「敦親睦鄰」。《後漢書.卷七○.鄭孔荀列傳.孔融》:「聖恩敦睦,感時增恩,悼二王之靈,發哀愍之詔,稽度前典,以正禮制。」北周.庾信〈將命至鄴〉詩:「大國修聘禮。親鄰自此敦。」

4. 質樸、篤厚。如:「敦厚」。《孟子.萬章下》:「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漢.王符《潛夫論.實貢》:「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潔白,恬淡無為,化之本也。」

5. 誠懇、鄭重。如:「敦聘」。《三國演義》第八一回:「震曰:『天子急欲見仙翁一面,幸勿吝鶴駕。』再三敦請,李意方行。」《老殘遊記》第一八回:「務請老殘辛苦一趟的話,再三敦囑。」

6. 孤獨貌。《詩經.豳風.東山》:「敦彼獨宿,亦在車下。」

7. 姓。如春秋衛有敦治。

㈡ㄉㄨㄟ

催逼、逼迫。《詩經.邶風.北門》:「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桓宣武少家貧,戲大輸,債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

㈢ㄉㄨㄟˋ

1. 古代用以盛黍、稷、稻、粱等之器具。形狀多種,一般為三短足,圓腹,二環耳,有蓋。部分其頂蓋亦能翻轉使用以為盤。圈足之敦,蓋上多有捉手。流行於春秋戰國時期。《禮記.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夏後氏之四連。」漢.鄭玄.注:「敦,黍稷器。」

2. 怨也。通「憝」。《荀子.議兵》:「政令以定,風俗以一,有離俗不順其上,則百姓莫不敦惡,莫不毒孽,若祓不祥;然後刑於是起矣。」

注音: ㈠ㄉㄨㄣ ㈡ㄉㄨㄟ ㈢ㄉㄨㄟ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敦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