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庫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í kù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題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tí kù |
解釋:
彙集各種類型考題的資料庫,以為考試出題的參考。如:「現在大學聯考的出題趨勢,已漸漸朝向建立各科題庫,必使出題時能靈活參考運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題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Item Bank |
作者: | 陳英豪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題庫」係「一群易於辨識的測驗題目的總彙」,依此定義包括下面三項特質: 1.「大」:是指很多題目,而且這些題目不限於單獨的或狹小的單元,通常以學科、年段或學期為基本單位。 2.「群」:是指這些題目依其性質被歸類擺在一起,因而同一題庫題目的性質必然具有一致性,通常以學科、教學目標或關鍵字為分群單位。 3.「易於辨識」:是指這些題目不僅只有題目,而且還提供題目分析結果,如難度、鑑別度、所歸屬的教學目標層次或題目的品質等量的分析與質的分析訊息。另外,「易於辨識.尚須能因應不同測驗目的的需要,隨時調整使用。 可見「題庫」係根據測驗題目的內涵與性質及題目分析結果,將一大群題目加以組織與分類,期能易於儲存、取用、修改、更新與維護,以提供不同測驗目的之用的題目系統。 一個優良的題庫系統必須具備下列功能: 1.易於分類:題庫使用者與補充者易於依據測驗題目的內容或特質,將舊題目歸位或新題目歸類,如此方能維持題庫系統的分類組織井然有序。 2.易於使用:題庫系統的編碼或代號必須淺顯易懂,系統與資料結構必須層次井然且具體明確,才能使題庫使用者易於搜尋與取存。 3.經常更新:題庫系統若無法持續更新,則題庫會成為考古題題庫,學生只要做完所有題庫題目,便有恃無恐。題庫必須不斷加入新的題目、汰除老舊或較差的題目,才能成為「活的」、「動態的」題庫系統。 4.易於修改:一個動態的題庫系統必須易於修改更正,若修改更正不易,必然造成使用與更新不便,降低使用意願。 5.易於維護:題庫系統的題目分析統計量或參數(如難度、鑑別度)通常會因時間過久、加入新題目或加入新受試者的資料,必須校準所有題目成為共同的參數,如何使校準歷程簡便化是題庫發展者需重視的課題。 「題庫」的形式有「索引卡題庫」與「電腦化題庫」,前者將題目與相關訊息抄錄在卡片,運用前再抽取、整理成試卷施測;後者則將題目與相關訊息輸入電腦檔案之後,可由電腦自行選取、編輯與列印試題,自行儲存與列印受試者施測結果,且自行校準題目參數或進行其他統計分析,可依使用者需要選取紙筆施測或線上施測。「題庫」建立的方法有依據「古典測驗理論」者,亦有依據「試題反應理論」者,由於以試題反應理論來校準題目參數,可使新舊題目參數在相同量尺上具有相同的統計特質;加以電腦日漸普及、運算速度加快、題庫發展與題目分析軟體急速發展等因素,使得以試題反應理論來建立題庫者,漸有取代古典測驗理論之趨勢。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題庫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