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尼日學校制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chool System in Niger
作者: 丁志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尼日共和國(Republic of Niger)為非洲西部的內陸國家。北邊與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兩國為鄰,東邊與查德為鄰,西邊與馬利為鄰,南邊與奈及利亞、貝南、布吉納法索等國為鄰。面積一千二百六十七萬平方公里。於一九六○年八月三日脫離法國統治而獨立,首都為尼阿美(Niamey)。
  尼日人口約八百二十二萬人(1992),其中豪薩族(Haoussa)占百分之五十四,乍瑪族(Djerma)與松海族(Songhi)占百分之二十四,富拉尼族(Fulani)占百分之十一。以法語為國語,但豪薩語、乍瑪語、富拉尼語等方言,亦廣為使用。回教為國教,有百分之八十五的國民為回教徒。一九八八年時,十五歲以上人口的文盲比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九,男性為百分之八十三,女性為百分之九十五。平均國民所得只有二百七十美元(1992)。
  尼日的學前教育遲至一九七七年才開始發展。一九九○年時,學前教育學生數為一萬一千五百人,約占四至五歲年齡組學童人數的百分之二,私立學前教育機構學生數占百分之十七。約有百分之七十的學前教育機構,設於城市地區。此外,傳統的可蘭經學校(Koranic Schools),亦招收三、四歲幼兒入學,教兒童以阿拉伯語讀〔可蘭經〕。一九九○年時,全國二百六十二位幼稚教育教師,均為女性。
  尼日的義務教育八年。兒童七歲入小學,修業六年。有三種小學:一種稱為普通小學(regular school),以法語進行教學,占百分之九十四;第二類稱為「米德薩學校」(medersa),又稱為法國阿拉伯小學(French-Arabic schools),以阿拉伯語進行教學,此種小學約占百分之四;第三類小學為少數的實驗小學(experimental schools),以母語進行教學。
  小學分為三個階段(phase),每一階段二年。第一階段的第一年稱為入門級(cours d'initiation, CI),第二年稱為準備級(cours préparatoire, CP):第二階段的二年稱為初級課程(cours élémentaire, CE);第三階段的二年稱為中級課程(cours moyen, CM)。小學修業期滿,參加小學證書考試(certificat de fin d'études du premier degré, CFEPD),滿分為一百四十分,以七十分為及格。在米德薩學校修業期滿者,則參加法阿小學證書(certificat d'Études Primaires Élémentaires Frenco-Arabe)考試,滿分為一百分,以五十分為及格。一九九○年時,參加小學證書考試通過率只有百分之三十一。
  尼日是非洲五個就學率最低的國家之一,一九九○年時,小學就學率百分之二十九,男性為百分之三十七,女性為百分之二十一。小學一、二年級留級率(repetition rates)為百分之十以下,三、四、五年級留級率約為百分之十五左右,六年級留級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二。在教師負擔量方面,一九九一年時,平均每一小學教師任教的學生數為三十九人,全國九千五百位小學老師中,有百分之三十六為女性;全部小學教師中,合格教師只占百分之二十。小學每週上課五天,每天上課六小時,全學年上課三十四週。在私立學校方面,約有百分之三的小學生就讀私立小學。
  在中等教育方面,地分為三種類型:一為普通中學,二為教師訓練學校,三為職業學校。普通中學共有七年,前四年為初中,稱為普通教育學校(colléges d'Enseignemeat Général),後三年為高中,稱為里賽(lycées)。初中畢業可取得初中證書(brevet d'Études du Premier Cycle, BEPC)。高中三年畢業,可取得高中會考文憑(baccalaureat)。一九九○年時,中學就學率只有百分之六(男性為百分之九,女性為百分之三)。一九九一年時,平均每一普通高中教師的學生數為二十九人。在技職教育方面,是尼日較弱的一環,一九九○年時,參加正式職業訓練的人數,只有八百四十三人。但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的需求,尼日已開始積極推動技職教育,並籌設各種專門職業的訓練中心。中等教育階段粗就學率為百分之七。
  尼日主要的高等教育機構是國立阿毛迪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Abdou Moumouni Dioffo),以及伊斯蘭研究所(Islamic Institute of Higher Learning, 1992)。阿毛迪大學設於首都尼阿美,全校分為人文及社會科學院、自然科學、醫學、農業及相關科學、經濟與法學、教育學等六個學院,其中教育學院,主要在培養中學教師。一九九○年時,約有四千位大學生,其中約有百分之七十四就讀於國內大學,其餘則出國留學。高等教育階段粗就學率只有百分之○.七。
  尼日師資培育機構主要有二種,一種是「師範學校」(écoles normales),另一種是大學教育學院(faculty of education)。師範學校的入學資格為初中畢業,取得初中證書者,修業四年,前三年相當於普通高中的課程,最後一年的課程重點為教學方面的訓練,畢業後擔任小學教師;若具有高中會考文憑者,修業年限為一年。大學教育學院的入學資格為高中畢業,取得高中會考文憑者,畢業後擔任中學教師。
  尼日的中央教育行政機關為國家教育與科學研究部(Ministry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Science Research)。各區分別設有小學督學(Regional Inspectorate of Primary Education)、中學督學(Regional Inspectorate of Second Education)、成人教育督學(Regional Inspectorate of Adult Education)。另外,還設有兩個阿拉伯教育的督學,負責督導米德薩學校。各區之內,再畫分為若干「次區」(subregional level),設有小學及成人教育督學(Regional Inspectorate of Primary and Adult Education)。理論上,其教育行政採分權制,但實際上頗為集權。
  在教育經費方面,一九九一年時,公共教育支出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為百分之三.一,占政府支出總額的比率為百分之十.八,其中經常門支出占百分之九十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尼日學校制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