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裴堤帕,馬里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etipa, Marius (1818-1910)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芭蕾舞者及編舞家,對十九世紀末俄國的古典芭蕾舞蹈頗具貢獻。他生於馬賽,父親是舞蹈家尚.裴堤帕(Jean Petipa),母親 ── 維多辛勒.葛拉左(Vic torine Grasseau)曾經是名聞一時的戲劇演員,哥哥呂西恩.裴堤帕(Lucien)是巴黎歌劇院偶像級的舞蹈家。他在父親的調教下學舞蹈和音樂,九歲於布魯塞爾的錢幣劇院(Théâtre de la Monnaie)首次獻藝,在皮耶.加竇(Pierre GardeI)所編的《舞蹈癖》(La Dansomanie, 1831)中獨挑大梁。十六歲以首席芭蕾舞者及芭蕾教師之名、應聘於南特劇院(Théâtre de Nantes),據說他在此地編了他最早的芭蕾舞作,但是沒有相當肯定的證據去證明是他編了那些舞作,還是他演出之前的另一個芭蕾舞教師所編的作品?這個疑案仍然懸而未結。接著全家遷居到巴黎,借著其兄呂西恩在巴黎歌劇院(Opéra de Paris)工作之便,馬里斯.裴堤帕趁機向奧古斯特.威斯崔(Aguste Vestris)學藝。裴堤帕這段期間的生活被分成隨團巡迴表演及和父親一齊演出,特別是1839年單獨赴美巡迴演出後,他在波爾多大劇院(Grand Théâtre de Bordeau)工作。1840年,他和卡洛達.葛麗絲(Carlotta Grisi)搭擋在法國喜劇院(La Comedie-Française)演出一場以哈榭勒(Rachel)之名的義演晚會,獲得空前的成功。在1840到1844年間,他改編了四部浪漫芭蕾舞作:《美麗的波爾多女郎》(La Jolie Bordelaise)、《愛的詭計》(L´Intrigue Amoureuse)、《花語》(La Langue des Fleurs)及《採收葡萄》(La Vendange)。在馬德里的契果劇院(The Teatro de1 Circo),他編了混合法國浪漫風格及西班牙學院派舞蹈技巧的舞作例如:《卡門和她的鬥牛士》(Carmen et son Torero),《塞維亞之珠》(La Perle Séville)及《格拉納達之花》(La Fleur de Grenade)。接著加入當時其兄正走紅的巴黎歌劇院,隨團到聖彼得堡巡迴演出《吉賽兒》(Giselle)、《卡塔里娜》(Catarina),《一個畫家的妄想》(Le Délire d´un Peintre)及《愛思默瑞達》(Esmeralda)等。接者他被聘去當朱.裴洛堤(Jules Perrot)及亞瑟.聖李昂(Arthur Saint-Leon)的助手,在1862年接替聖李昂在莫斯科波修瓦(Bolshoi)劇院的職務,編了其成名舞作《法老王之女》(La Fille du Pharaon)。大多數裴堤帕的芭蕾舞名作是在聖彼得波修瓦劇院(St. Petersburg Bolshoi Theatre)和時期所編。他50多部的芭蕾舞作及12部重演的舞碼,更新與豐富了俄國帝國劇院的舞蹈技巧與節目內容。成為日後俄國芭蕾舞發展的基石,這些舞作的技藝融合了布魯塞爾與法國芭蕾學校的優點。馬里斯.裴堤帕的舞作之所以廣受歡迎,乃在於這些作品至少經過兩次的重複表演修改後才出爐。由於曾在歐美各大城市演出,加上學習當地民間舞蹈奠下了建立性格舞蹈的基礎,並且和音樂家柴可夫斯基的合作有完美的配合,其中流傳至今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有:《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 l890)、《胡桃鉗》(Nutcracker, l892)、《天鵝湖》(Swan Lake, l895)。馬里斯.裴堤帕將法國浪漫芭蕾的風格加上俄羅斯舞蹈的特質,賦予古典芭蕾一個嶄新的面貌。大體上,他所編的舞蹈一般都以童話或神話故事為主題,劇長為三到四幕,以大雙人舞的形式及女芭蕾伶娜為創作重點而忽略男性芭蕾舞者。在世紀轉變的當兒,米契爾.佛金(Mikhail Fokine)和他的門徒批評馬里斯.裴堤帕的舞碼已經過時而且組織非常差,加上跨文化的轉借,造成對俄國早期芭蕾舞蹈動作發展的妨礙。他的聲譽在兩次修正主義時期恢復。由於當今美國芭蕾舞劇院(The American Ballet Theatre)的主持人米契爾.巴里胥尼果夫(Mikhail Baryshnikov)重新將他的作品搬上舞台,因此在1980年代早期他曾風靡一時,但是很快的、又被列入問題作品之一。目前由列夫.伊瓦諾夫(Lev Ivanov)自由地增加許多音樂片段在舞目上,特別是《天鵝湖》(Le Lac des Cygnes)可能加入一些在裴堤帕芭蕾舞時期意想不到的表演方式。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裴堤帕,馬里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