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與經濟發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 蓋浙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經濟的發展或成長,由兩個因素來決定:一個是自然因素,另一個是人文因素。自然的因素就是天然資源的多寡、土地的優劣及氣候的好壞等;人文因素則是經濟的、社會的、政治的與文化的因素等,這些因素又包括資本的利用、土地的開發、勞動力、人民的教育水準與技術程度及企業精神等。一個國家自然環境的好壞,天然資源的豐富與否,固然是很重要,但是並不是唯一的因素。例如,許多工業化國家之所以富強,大多是因為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但也有缺乏天然資源而躋入先進國家之列的,如亞洲的日本,及歐洲的瑞士、瑞典與挪威等國。而在開發中國家而言,也不乏資源豐富而其經濟發展卻還不如缺乏天然資源的工業化國家,如亞洲的印尼,及中南美洲的古巴、阿根廷諸國。由此可見國家的繁榮與落後,經濟成長與衰退,並不完全決定於自然的因素,倒是人文的因素,支配了經濟的發展與成長。
  在經濟發展與成長的過程中,勞動力(labour force)所扮演的角色,已日趨重要。勞動力的素質、教育程度、技術水準與知識的累積,都是構成經濟成長的一股動力。經濟學家已經肯定教育是促進經濟發展或成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對於經濟發展或成長何以有如此大的貢獻,美國當代經濟學家戴納森(E. Denison)認為是教育提高了勞動生產力所致。因為:(1)受過教育較高者較受教育低者,在工作上比較容易表現他的成就;(2)受較多的教育會使一個人去創造新的觀念、新的方法;(3)受較多的教育對工作的適應及選擇能力較強;(4)在邁向工業化與自動化的過程中,需要較高的教育程度者,因為他們才能夠改變勞動市場的職業結構。
  「經濟發展」一辭與「經濟成長」常混為一談。二者雖不易明確畫分,但一般而言「成長」較少涉及生產因素(inputs factor)及現存結構之轉變。「發展」則意含一個革新的歷程,在此歷程中新的生產技術被採用,且新的投入與產出因素相結合(見R.A. Flammang, 1979,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unterpart or Competitors ?],生產結構也變得較為多樣化,工業、服務業較農業及其他初級生產形式在國民生產中占了較大的分量。
  一般以經濟學之觀點將教育投資所產生的個人與社會報酬,視為教育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然而若將教育與經濟發展之關係視為互為因果或交互作用(interaction)而互有影響,則更為確切。歐美在十八、十九世紀時,初等教育普遍發展,除了國家強制因素外,當時工業結構與經濟環境的需求也是主因。臺灣在經濟發展階段的「出口擴張」時期,普遍需求中級技術人才,因而設立職業學校及工商業專科學校,也是經濟發展的需求反映在教育機構人才的供應上。
  二次大戰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不論是已開發或開發中國家競相投入「教育膨脹」(the Expansion of Education)的行列中,除了受當時「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伸張「教育機會均等」的世界思潮影響外,更大的誘因是「教育的投資可以促進經濟發展」。於是「人力資源指標」(Human Resource Indicator)、「人力需求預測」(manpower Forecasting)與「成本效益分析」(Cost Benefit Analysis)等方法均被採用以規劃經濟發展所需之人力及預期可能的回收。
  教育所以能夠促進經濟發展,一般相信是因其增加生產力改善勞動力的品質。基本的識字與運算能力在開發中國家已證實最能有效增加勞工生產力,而高等教育與特殊專業能力在已開發國家更被認為是最有回收可能的投資。再就社會學來看,麥克理蘭(D.C. McClelland)認為教育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其有「成就需求」(need of achievement),方能由「傳統」社會進入「現代」社會。
  教育與經濟發展間互為因果的關係並非全為良性的,因教育的變革總是落在社會變遷與經濟結構改變之後。二次大戰後各國經濟蓬勃發展(尤其是已開發國家),創造許多新職業,且工業進步帶動職業結構之變化,因而需要許多高級技術人力,便要求教育機構供應;然而自一九七○年後,世界經濟發展趨緩,高級人力的需求不再迫切,然而教育機構卻繼續供應這些人力,以致過剩的高級人力形成已開發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另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與經濟發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