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形態學 - 教育百科
ˊ
ˋ
ˊ
  • 漢語拼音 xíng tài xu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tài xué
解釋:
1.研究生物體內、外部構造,並比較生物體間的差異的學科。英文為morphology。
2.研究詞的語法結構的學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形態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rphology
作者: 林永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形態學源自希臘字morphe,意為形式(form)和學說(logos)所組成,即為形式研究之學。此字為十九世紀早期德國作家歌德(Johann W. von Goethe, 1749~1832)用在生命科學的研究上(Zur Morphologie, 1817)。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與十六世紀的比隆(Pierre Belon)已經對動物做過比較,並且發現動物外形結構的相似處。歌德認為所有植物的枝幹組織,都是由最基本的植物機體發展而來。聖希萊(Geoffroy St. Hilaire, 1772~1844)在動物學裡也提出相似的觀點,認為所有的動物,包括人在內,都是經由相似的基礎背景所構成。
  十九世紀時,貝爾(Karl von Bear)認為所有的動物都是從最普通的胚芽(germ)而來,如小雞的胚胎和其他動物的胚胎都相似。從普通的脊椎動物到特殊的脊椎動物形態原本相似,像鳥最後成長為雞一般。這種說法影響了歐文(Richard Owen, 1804~1992)對原型觀念之界定,他認為任何物種都從可能的假設形態發展到該物形態。歐文並將形態學運用到當時受矚目的生物解剖學中。邱威爾(Georges Cuvier, 1769~1832)將動物按照其生理組型分為四類:脊椎動物(vertebrates)、有節的無脊椎動物(articulates)、軟體動物(molluscs)及有幅射結構的無脊椎動物(radiates)。邱氏依功能的相似性做為分類的依據。在十九世紀早期盛行的觀念裡,邱威爾並不認為相似結構即代表相同種類。在其一八三○年所提倡的「形式一致」在巴黎科學學會中與葛福洛(Geoffroy)的「單一原始動物論」爭辯中獲得勝利。歐文用他的原型(archetype)觀點來解釋古老的原始而簡單且一般性的物種和特殊的物種。達爾文(C. Darwin, 1809~1882)的型態學的發展啟示了進化論,以機械論的方法來解釋種類進化的一致性,稱一個種族均有其共同祖先的原型,但因進化而消失原貌。所以近代的形態學已經轉向強調結構與功能形態之關係的研究。
  另一種所謂的形態學是語言學的一個重要學說。一個可以分為兩種意義的結合字都可分開詞位(separate morpheme),例如在「不真實」(untrue)一詞中,可以升為二部分:否定(un)及真實(true)。形態學的語言基礎在於字的內部結構。有些詞位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例如簡單過去式:在walked過去式ed讀音為t;smiled之ed讀音為d;而shouted之ed讀音則為id。同樣的,一個簡單的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因此詞位在形態學中只是一個抽象的部分。而t、d、id都是簡單過去式詞位的同質異體。詞位的抽象特性很難將其規則化。又如women即含有woman和複數型態兩個詞位,便是不規則變化,因此詞位的綜合為形態學的歷程,由分開的部分結合為統一的字型。
  形態學在語言中的原理以獨立字形(free morphs)和受限字形(bound morphs)區分。獨立字形如對蝦(prawn)及方解石(alabaster),都可以單獨存在;然而受限於字形,如-ed過去式以及-ing進行式,則只能用做修飾詞而不能單獨成為一詞(例如talked、talking);另外又可依字彙及文法形態來分。詞彙字形,如non-,conform以及ist可用以創出新詞(例如nonconformist,不遵奉英國國教之人),然而文法字形,如第三人稱單數加-s,只是文法的結構而已,如walks。
  時態,數量以及詞性都是用來表示詞語幹的變化及形態學與造句法最重要的部分,因為這些同時受周遭詞的影響。這種加入字首字尾語幹以造新字的變化,可以從引申義中分出。如在describe後面加上-able變成describable(形容詞),又加上字首in-而造出indescribable (否定)。形態學的問題便是解釋引申詞的限制,如indescribe並無此詞,另一問題便是引申步驟對詞性的影響(如,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等)。因此deny(否認)引申為denial(否定)是詞性的變化,從動詞轉變為名詞,但也可能不改變詞性而有所變化,如dislike由like引申而來,而詞性皆為動詞。另一種造新字的方法是將獨立或受限的詞位結合在一起。如blackboard(黑板)、bedroom(臥室)及gearbox(齒輪箱)等附合詞,分開時皆可成為獨立詞而有其意義。因此若就gearbox一詞而言,變化的過程,便不適用於任何情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形態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