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投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ㄧㄡㄓˊㄖㄨˊ:「ㄊㄡˊㄑㄧㄡˊ」、「ㄊㄡˊㄕˊㄨㄣˋㄌㄨˋ」。
  2. ㄈㄤˋㄖㄨˋㄈㄤˋㄐㄧㄣˋㄑㄩˋㄖㄨˊ:「ㄊㄡˊㄆㄧㄠˋ」、「ㄊㄡˊ」。
  3. ㄘㄢㄐㄧㄚㄖㄨˊ:「ㄊㄡˊㄎㄠˇ」、「ㄊㄡˊㄅㄠˇ」、「ㄊㄡˊㄕㄣㄐㄩㄣㄌㄩˇ」。
  4. ㄐㄧˋㄙㄨㄥˋㄉㄧˋㄙㄨㄥˋㄖㄨˊ:「ㄊㄡˊㄕㄨ」、「ㄊㄡˊ稿ㄍㄠˇ」。
  5. ㄍㄨㄟㄕㄨㄣˋㄗㄡˇㄒㄧㄤˋㄖㄨˊ:「ㄊㄡˊㄒㄧㄤˊ」、「ㄊㄡˊㄔㄥˊ」、「ㄑㄧˋㄢˋㄊㄡˊㄇㄧㄥˊ」。
  6. ㄒㄧㄤㄏㄜˊㄏㄜˊ˙ㄉㄜㄌㄞˊㄖㄨˊ:「ㄊㄡˊㄩㄢˊ」、「ㄑㄧㄥˊㄊㄡˊㄧˋㄏㄜˊ」、「ㄧˋㄑㄧˋㄒㄧㄤㄊㄡˊ」。
  7. ㄊㄧㄠˋㄖㄨˋㄊㄧㄠˋㄐㄧㄣˋㄑㄩˋㄖㄨˊ:「ㄊㄡˊㄐㄧㄤ」、「ㄗˋㄊㄡˊㄌㄨㄛˊㄨㄤˇ」。
  8. ㄓㄠˋㄕㄜˋㄖㄨˊ:「ㄊㄡˊㄧㄥˇ」、「ㄊㄡˊㄕ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投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óu
解釋:
  1. 擲向特定目標。
    【例】投球、投籃 ◎
  2. 放進去。
    【例】投資
  3. 跳進去。
    【例】投江、投井、自投羅網
  4. 寄出。
    【例】投書、投稿、投郵
  5. 照射。
    【例】投影、投射
  6. 契合。
    【例】投緣、情投意合、意氣相投
  7. 奔靠。
    【例】投靠親友、走投無路
  8. 贈送。
    【例】投桃報李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óu
解釋:
[動]
1.扔、擲。如:「投球」、「投籃」、「投石子」。
2.放進去。如:「投入」、「投票」、「投資」。
3.跳進去。如:「投江」、「投井」、「自投羅網」。
4.發向、映照。如:「眾人把目光都投向牆上的壁畫。」、「竹影散投在窗紙上。」
5.寄發。如:「投遞」、「投稿」、「投郵」。
6.前往、走向、迎向。如:「投宿」、「投降」、「棄暗投明」。
7.合。如:「情投意合」、「意氣相投」。
8.奔靠。如:「投奔」、「投靠親友」、「走投無路」。《三國演義》第二回:「玄德、關、張三人往代州投劉恢。」
9.接近、靠近。如:「投暮」。唐.孟郊〈題林校書花嚴寺書窗〉詩:「擬古投松坐,就明開紙疏。」
10.甩、揮。如:《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袂而起。」
11.拋棄。如:「投閒置散」。《後漢書.卷三二.樊宏陰識列傳.樊宏》:「然猶投戈講蓺,息馬論道。」
12.用。如:「投藥」。
13.贈送。如:《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14.迎合。如:「投其所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â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告狀。
  2. [[動] ] 契合。
  3. [[動] ] 跳進去。
  4. [[動] ] 奔靠。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