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殷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ㄨ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0
  • 漢語拼音 [一]yān[二]yīn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ㄏㄡˋㄓㄨㄥˋㄕㄣㄑㄧㄝˋㄖㄨˊ:「ㄧㄣㄑㄧㄝˋ」、「ㄧㄣㄆㄢˋ」、「ㄌㄧˇㄇㄠˋㄕㄣˋㄧㄣ」。
  2. ㄈㄥㄈㄨˋㄈㄥㄕㄥˋㄖㄨˊ:「ㄧㄣㄈㄨˋ」、「ㄧㄣㄕˊ」。
  3. ㄔㄠˊㄉㄞˋㄇㄧㄥˊ
注音:
解釋:

ㄧㄢㄏㄨㄥˊㄏㄨㄥˊㄏㄟㄙㄜˋㄖㄨˊ:「ㄔㄜㄏㄨㄛˋㄒㄧㄢˋㄔㄤˇㄌㄧㄡˊㄒㄧㄚˋㄉㄚˋㄆㄧㄢˋㄧㄢㄏㄨㄥˊ˙ㄉㄜㄒㄧㄝˇㄐㄧ。」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殷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n
解釋:
  1. 豐盛、豐富。
    【例】殷富、殷實
  2. 情意深厚、周到。
    【例】殷切、招待甚殷
  3. 地名。商朝盤庚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所以商亦稱為「殷」,世稱為「殷商」。
  4. 姓。
注音:
漢語拼音: yān
解釋:
  1. 紅黑色的。
    【例】殷紅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īn
解釋:
[名]
1.朝代名。參見「殷商」條。
2.姓。如唐代有殷令名。
[形]
1.盛大。《書經.洛誥》:「王肇稱殷禮,祀于新邑。」
2.富足、富裕。如:「殷富」、「殷實」。《後漢書.卷三一.杜詩傳》:「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
[副]
1.情意深厚、周到。通「慇」。如:「殷切期望」、「招待甚殷」。
2.眾多。《詩經.鄭風.溱洧》:「士與女,殷其盈也。」
注音:
漢語拼音: yān
解釋:
[形]
紅黑色的。《廣韻.平聲.山韻》:「殷,赤黑色。」唐.白居易〈遊悟真寺詩〉:「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
注音:
漢語拼音: yǐn
解釋:
[擬]
形容雷聲。《集韻.上聲.隱韻》:「殷,雷聲。」《詩經.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陽。」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雷聲殷殷,天色以雲幕而暗。」
[動]
震動。《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四首之三:「梵放時出寺,鍾殘仍殷床。」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i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û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Un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ㄧㄣ

1. 作樂盛。《說文解字.㐆部》:「殷,作樂之盛稱殷。」《易經.豫卦》:「《象》曰: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2. 盛大。《書經.洛誥》:「王肇稱殷禮,祀於新邑。」《禮記.喪大記》:「大夫、士既殯而君往焉,使人戒之,主人具殷奠之禮,俟於門外。」

3. 眾多。《廣雅疏證.卷三下.釋詁》:「殷,眾也。」《詩經.鄭風.溱洧》:「士與女,殷其盈矣。」唐.白行簡《李娃傳》:「時望甚崇,家徒甚殷。」

4. 富足、富裕。如:「殷富」、「殷實」。漢.徐幹《中論.卷上.智行》:「夫明哲之為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萬物無不盡其極者也。」《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杜詩》:「廣拓土田,郡內比室殷足。」《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徐州殷富,戶口百萬。」

5. 深。《新唐書.卷一一八.列傳.張廷珪》:「古有多難興國,殷憂啟聖。蓋事危,則志銳;情苦,則慮深。故能轉禍為福也。」《聊齋志異.卷二.聶小倩》:「燕生設祖帳,情義殷渥。」

6. 情意深厚、周到。通「慇」。如:「殷切期望」、「招待甚殷」。《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到了明日,殷殷勤勤接到船上,備將胸中學問,你誇我逞,談得津津不倦,只恨相見之晚,賓主盡歡而散。」《紅樓夢》第一○回:「進去見了賈珍之妻尤氏,也未敢氣高,殷殷勤勤敘過寒溫,說了些閒話。」

7. 中也,正也。《爾雅.釋言》:「殷,中也,正也。」《書經.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漢.毛亨.傳:「殷,正也,以正春秋之氣節」。漢.鄭玄.注:「殷,中也。春分,陽之中。秋分,陰之中。」

8. 朝代名。殷商(西元前1751~前1111)成湯始號為商,傳至盤庚,改號為殷,故稱為「殷商」。《論語.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史記.卷二六.曆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

9. 姓。如唐代有殷令名。

㈡ㄧㄢ

紅黑色。《廣韻.平聲.山韻》:「殷,赤黑色也。」《左傳.成公二年》:「左輪朱殷。」晉.杜預.注:「今人謂赤黑色為殷色。」唐.白居易〈遊悟真寺詩〉:「白珠垂露凝,赤珠滴血殷。」唐.元稹〈鶯鶯詩〉:「殷紅淺碧舊衣裳,取次梳頭闇澹妝。」

㈢ㄧㄣˇ

1. 形容雷聲。《集韻.上聲.隱韻》:「殷,雷聲。」《詩經.召南.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南。」唐.杜甫〈雷〉詩:「昨霄殷其雷,風過齊萬弩。」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二》:「雷聲殷殷,天色以雲幕而暗。」

2. 震動。《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上》:「車騎雷起,殷天動地。」《明史.卷二一七.列傳.王家屏》:「今驕陽爍石,小民愁苦之聲殷天震地,而獨未徹九閽。」唐.杜甫〈大雲寺贊公房〉詩四首之三:「梵放時出寺,鍾殘仍殷床。」

注音: ㈠ㄧㄣ ㈡ㄧㄢ ㈢ㄧㄣ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殷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