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油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ㄉㄨㄥˋㄨˋㄊㄧˇㄋㄟˋ˙ㄉㄜㄈㄤˊㄏㄨㄛˋㄓˊㄨˋㄓㄨㄥˇㄗˇㄐㄧㄥㄧㄚㄐㄧˇㄌㄧㄢˋㄓˋㄦˊㄔㄥˊ˙ㄉㄜㄧㄝˋㄊㄧˇㄖㄨˊ:「ㄓㄨㄧㄡˊ」、「ㄋㄧㄡˊㄧㄡˊ」、「ㄓˊㄨˋㄧㄡˊ」、「ㄏㄨㄚㄕㄥㄧㄡˊ」、「ㄎㄨㄟˊㄏㄨㄚㄧㄡˊ」、「ㄉㄚˋㄉㄡˋㄕㄚㄌㄚㄧㄡˊ」。
  2. ㄗˋㄎㄨㄤˋㄨˋㄓㄨㄥㄊㄧˊㄌㄧㄢˋㄦˊㄔㄥˊ˙ㄉㄜㄧㄝˋㄊㄧˇㄖㄨˊ:「ㄑㄧˋㄧㄡˊ」、「ㄕˊㄧㄡˊ」、「ㄇㄟˊㄧㄡˊ」。
  3. ㄍㄨㄤㄌㄧㄤˋㄍㄨㄤㄏㄨㄚˊ˙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ㄧㄡˊㄏㄟ」、「ㄧㄡˊㄌㄩˋ」、「ㄧㄡˊㄌㄧㄤˋ」。
  4. ㄈㄨˊㄏㄨㄚˊㄅㄨˋㄕˊㄖㄨˊ:「ㄧㄡˊㄑㄧㄤㄏㄨㄚˊ調ㄉㄧㄠˋ」、「ㄧㄡˊㄗㄨㄟˇㄏㄨㄚˊㄕㄜˊ」。
  5. ㄈㄣˋㄨㄞˋㄜˊㄨㄞˋ˙ㄉㄜㄌㄧˋㄧˋㄖㄨˊ:「ㄊㄚㄗㄞˋㄓㄜˋㄧˊㄒㄧㄤˋㄍㄨㄥㄔㄥˊㄓㄨㄥㄌㄠㄉㄠˋㄅㄨˋㄕㄠˇㄧㄡˊㄕㄨㄟˇ。」
  6. ㄧㄡˊㄖㄢˊㄒㄧㄥㄕㄥˋ˙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ㄧㄡˊㄖㄢˊㄦˊㄕㄥ」。
  7. ㄧㄡˊㄧㄡˊㄘㄠˇㄇㄨˋㄧㄡˇㄍㄨㄤㄗㄜˊ˙ㄉㄜㄧㄤˋ˙ㄗㄖㄨˊ:「ㄌㄩˋㄧㄡˊㄧㄡˊ˙ㄉㄜㄉㄠˋㄊ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óu
解釋:
  1. 動物體內的脂肪或植物的種子經過壓榨煉製而成的液體。
    【例】牛油、豬油、花生油
  2. 自礦物中提煉而成,可供作燃料的液體。
    【例】煤油、汽油、石油
  3. 浮華不實的。
    【例】油腔滑調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óu
解釋:
[名]
1.動物體內的脂肪或植物種子經壓榨煉製而成的液體。如:「牛油」、「豬油」、「花生油」。
2.自礦物中提煉而成的可供作燃料的液體。如:「煤油」、「汽油」、「石油」。
3.分外、額外的利益。如:「揩油」、「他在這一項工程中撈到不少油水。」
[動]
1.塗抹、塗飾。如:「油窗戶」、「把門重新再油一次。」
2.沾染油垢、被油弄髒。如:「衣服油了。」
[形]
1.浮華不實。如:「油腔滑調」。《紅樓夢》第三八回:「這猴兒慣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來!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2.茂盛、興盛。如:「油然」。唐.李白〈明堂賦〉:「於斯之時,雲油雨霈,恩鴻溶兮澤汪濊,四海歸兮八荒會。」
3.顏色深暗的。如:「油綠」。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動植物中所含的脂肪製造出來的液體。
  2. [[名] ] 調味用的醬料。
  3. [[形] ] 形容油脂多、油光發亮的樣子。
  4. [[名] ] 比喻為利益、好處。
  5. [[名] ] 身上某些部分分泌出的油脂。
  6. [[名] ] 化妝品或保養品。
  7. [[名] ] 石油。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油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水名。發源自今湖北省松滋縣西,東南流至公安縣,入長江。《說文解字.水部》:「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

2. 動物體內脂肪或植物種子經壓榨煉製而成之液體。如:「牛油」、「豬油」、「花生油」、「橄欖油」。《廣韻.平聲.尤韻》:「油,油脂。」《三國演義》第七二回:「龐德原係馬超手下副將,不得已而降魏,……今使他為先鋒,是潑油救火也。」

3. 自礦物中提煉而成,可供作燃料之液體。如:「煤油」、「汽油」、「石油」。

4. 塗抹、塗飾。如:「油窗戶」、「把門再油一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九回:「看他那小輪船時,卻是油漆的嶄新,是長江船的式子。」

5. 沾染油垢、被油弄髒。如:「衣服油了」。《金瓶梅》第二八回:「我只一雙紅睡鞋,倒吃小奴才將一隻弄油了,那裡再討第二雙來?」

6. 茂盛、興盛。如:「油然」。《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唐.李白〈明堂賦〉:「於斯之時,雲油雨霈,恩鴻溶兮澤汪濊,四海歸兮八荒會。」

7. 浮華不實。如:「油腔滑調」。《元曲選.陳州糶米.第四折》:「劉衙內原非令器,楊金吾更是油頭,奉旨陳州糶米,改官價擅自徵收。」《紅樓夢》第三八回:「這猴兒慣的了不得了,只管拿我取笑起來!恨的我撕你那油嘴。」

8. 分外、額外之利益。如:「揩油」、「撈油水」。民國.林海音《城南舊事.蘭姨娘》:「我很喜歡媽生小孩,因為可以跟著揩油吃些什麼。」

9. 顏色深暗。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四.穀部三.綠豆》:「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為油綠。」

注音: ㄧ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油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