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深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ㄨㄥˊㄕㄤˋㄉㄠˋㄒㄧㄚˋㄏㄨㄛˋㄧㄡˊㄅㄧㄠˇㄇㄧㄢˋㄉㄠˋㄉㄧˇㄅㄨˋ˙ㄉㄜㄐㄩˋㄌㄧˊㄉㄚˋㄩˇㄑㄧㄢˇㄒㄧㄤㄉㄨㄟˋㄖㄨˊ:「ㄕㄣㄐㄧㄥˇ」、「ㄕㄣㄏㄞˇ」、「ㄕㄣㄩㄢ」。
  2. ㄕˊㄐㄧㄢㄐㄧㄡˇㄨㄢˇㄖㄨˊ:「ㄕㄣㄑㄧㄡ」、「ㄕㄣㄍㄥㄅㄢˋㄧㄝˋ」、「ㄋㄧㄢˊㄕㄣㄖˋㄐㄧㄡˇ」。
  3. ㄠˋㄇㄧㄠˋㄈㄨˋㄗㄚˊㄅㄨˋㄖㄨㄥˊㄧˋㄌㄧㄠˇㄐㄧㄝˇㄖㄨˊ:「ㄕㄣㄠˋ」、「ㄕㄣㄉㄨˋ」、「ㄕㄣㄩㄢˇ」、「ㄓㄜˋㄐㄩˋㄏㄨㄚˋ˙ㄉㄜㄏㄢˊㄧˋㄏㄣˇㄕㄣ。」
  4. ㄋㄨㄥˊㄏㄡˋ˙ㄉㄜㄖㄨˊ:「ㄕㄣㄏㄡˋ」、「ㄕㄣㄐㄧㄠ」、「ㄕㄣㄎㄜˋ」、「ㄕㄣㄑㄧㄥˊ」、「ㄕㄣㄌㄢˊㄙㄜˋ」。
  5. ㄈㄟㄔㄤˊㄖㄨˊ:「ㄕㄣㄒㄧㄣˋ」、「ㄕㄣ」、「ㄕㄣㄉㄜˊㄖㄣˊㄩ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深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
解釋:
  1. 水面到水底距離遠。引申指上下,裡外的距離大。與「淺」相對。
    【例】深海、深淵、深宅大院 ◎
  2. 程度高。
    【例】這篇文章太深,小學生不易懂。
  3. 情意濃厚、密切。
    【例】一往情深、深情厚誼
  4. 色澤濃。
    【例】深藍、深綠
  5. 時間久或晚。
    【例】深秋、夜深人靜、年深日久
  6. 很、非常。
    【例】深信、深知、深得人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
解釋:
[形]
1.從高到下,從表面到底部的距離很大。與「淺」相反。如:「深海」、「深淵」。
2.高奧、精微。如:「他這句話的用意很深。」
3.濃厚。如:「一往情深」、「深藍色」。
4.形容時間的久、晚。如:「年深日久」。
5.茂盛。唐.杜甫〈春望〉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副]
很、非常。如:「深得人緣」、「深加讚美」。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水不淺。
  2. [[形] ] 上下前後距離空間大。
  3. [[形] ] 厚、濃。
  4. [[形] ] 學問知識或思考豐厚不淺薄。
  5. [[形] ] 距離遠、時間久。
  6. [[形] ] 困難。
  7. [[形] ] 近視、遠視度數多。
  8. [[形] ] 顏色濃。
反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水名。段注本《說文解字.水部》:「深,深水。出桂陽南平,西入營道。」

2. 由高至下,從表面至底部之距離大。與「淺」相反。《詩經.小雅.小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晉.陸機〈從軍行〉:「深谷邈無底,崇山鬱嵯峨。」

3. 玄妙、精微。晉.盧諶〈贈劉琨〉詩:「每憑山海,庶覿高深。」唐.白居易〈禮部試策.第三道〉:「雖言微旨遠,而學者苟能研精鉤深,優柔而求之,則壼奧旨趣,將焉廋哉!」

4. 非常。漢.揚雄《法言.問道》:「深知器械舟車宮室之為,則禮由己。」《野叟曝言》第三八回:「汝弟平日所深惡痛嫉者,是異端惑世,宦寺擅權。」

5. 形容時間長久。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一折:「怕不初來時妝會么,看他間深裡探會爪。」明.無名氏《打覬鏄》第四折:「我這病,年深日久,數個良醫,不曾醫的好。」

6. 茂盛。《三國志.卷一八.魏書.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李典》:「賊無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窄狹,草木深,不可追也。」唐.杜甫〈春望〉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7. 濃厚。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之五:「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唐.白居易〈長恨歌〉詩:「唯將舊物表深情, 鈿合金釵寄將去。」

注音: ㄕㄣ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深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