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柯普蘭,阿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pland, Aaron (1900-1971)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美國作曲家,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市(Brooklyn),逝於紐約 North Tarrytown。他曾與舞蹈家勞麟(Eugene Loring, 1914-)、德米勒(Anges de Mille, 1909-1993)及葛蘭姆(Martha Graham, 1894-1991)合作,寫了三部著名的舞劇音樂:《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牛仔》(Rodeo)和《阿帕拉契之春》(Appalachian Spring),因而奠定了他在舞蹈界的響譽與地位。他的雙親皆為波蘭移民,他從小就對音樂感興趣,曾隨沃夫頌(Leopold Wolfsohn)、魏根斯坦(Victor Wittgenstein)和艾德勒(Clarence Alder)學鋼琴,與高德馬克(Rulcin Goldmark, 1873-1936)學和聲作曲,打下非常紮實的古典和聲基礎,1921年他到法國巴黎的美國音樂學院隨布朗傑(Nadia Boulanger, 1887-1979)學習作曲,並結識米堯(D. Milhaud, 1892-1974)、浦羅柯菲夫(S. Prokofiev, 1891-1953)、庫瑟維茲基(S. Koussevitzky, 1874-1951)等大師。他曾為了傾聽庫瑟維茲基指揮拉威爾(M. Ravel, 1875-1937)改編穆梭斯基(M. Mussorgsky, 1839-1881)的《展覽會之畫》之首演而專程去觀看狄亞格烈夫(S. Diaghilev, 1872-1929)的俄國芭蕾表演,後又到柏林、維也納和薩爾斯堡遊學,接觸巴爾托克(B. Bart□k, 1881-1978)、哈巴(A. Haba, 1893-1973)和辛德密特(P. Hindemith, 1895-1963)之音樂。他受到穆梭斯基和斯特拉溫斯基(I. Stravinsky, 1882-1971)的啟示,開始研究美國的爵士節奏及和聲,希望能創作出屬於美國風格的藝術音樂。在歐洲期間他也參予舞蹈和電影的配樂工作,曾為改自 Grohg劇本《吸血鬼》之德國電影《Nosferatu》編寫配樂,1924年他返回美國,於1929年他把該電影的音樂主題改寫成《舞蹈交響曲》(Dance Symphony),該曲曾於1973年被舞蹈家魯德(Tomm Ruud)編為芭蕾舞劇《Polyan Polyandrion》,由美國芭蕾舞團演出,但上演並不很成功。從1928-1933年,柯普蘭與另一位作曲家瑟訓斯(Roger Sessions, 1896-1985)合作,致力推廣及介紹美國新音樂,1927-1937年他也在 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 任講師。其早期的音樂風格偏向前衛,大量應用不協和音,如1930年創作的《鋼琴變奏曲》(Piano Variations)便是一例,該曲後由葛蘭姆編成舞蹈《Dithyrambic》。雖柯氏多數的音樂都不是為舞蹈而作,但許多舞蹈家都愛選用它,除上列《鋼琴變奏曲》外另一作品《劇場音樂》(Music for the Theatre, 1925)也被都鐸(Anthony Tudor, 1908-1987)編成舞蹈《時間表》(Time Table, 1941)。在《鋼琴變奏曲》和《劇場音樂》中,柯普蘭顯示出自己對爵士及流行樂之舞蹈節奏的處理特色,後來他在作品《墨西哥沙龍》(El Salon Mexico, 1933-1936)和《古巴舞》(Danzon Cubans,1944)中,更進一步地探索拉丁舞蹈節奏。1934年他首次與美國現代舞家珮吉(Ruth Page, 1900-)合作,為舞劇《聽呀!聽呀!》(Hear ye! Hear ye!)作曲。舞劇內容是描述一宗夜總會謀殺案的審判過程,每位疑犯都有不同的供詞。這舞劇的音樂被譽為巧妙地溶匯爵士與古典和聲技巧。1938年與勞麟合作的《比利小子》是一部描寫西部牛仔的舞劇,音樂應用了很多美國西部民謠,他把這些民謠素材拆開重組,再延展,營造出一種聽覺上的廣闊感,極為別緻成功,1942年他與德米勒合作,編作舞劇《牛仔》的音樂,也採用美國民謠及繁音拍子(Ragtime)等流行舞曲為樂曲之素材,但整個色調的感覺比《比利小子》暖和,其中以和弦的配置及音程的使用變化最為突出,使音樂有一股西部大草原的荒涼感。這舞曲由「蒙特卡羅俄國芭蕾舞團」首演於紐約市立歌劇院。《阿帕拉契之春》是他與葛蘭姆於1943年合作之重要作品,其音樂特色是在樂器的編制;僅用長笛,豎笛,低音管,鋼琴配上弦樂器,由十三位演奏者演奏,造成一種精簡有力的音樂表現。樂曲中用牧師講道的莊嚴主題與女拓荒者的溫柔主題成對比,另外表現年輕新娘的喜悅主題成對比。全劇音樂除《讚美詩》一段的素材取自震盪教徒的宗教歌曲外,其他類似民謠風格的音樂主題全是柯普蘭的樂想。這部傑出作品,不但顯示出葛蘭姆,同時也顯示出柯普蘭的理想風格 ── 適切表現出美國的開拓精神及理想。繼《阿帕拉契之春》後,柯普蘭只創作了一首舞蹈音樂《舞蹈座設小組》(Dance Panels)。1945年後,柯普蘭漸漸轉向系列音樂,專注於創作純音樂作品。1952-1972年他與美國電視台和英國BBC電台合作,製作一系列高水準音樂節目。其它被舞蹈家應用之音樂包括:《墨西哥沙龍》(El Solon Mexico 1937),編舞韓福瑞(D. Humphrey 1943)。《沈靜的城市》(Quiet City 1939),編舞羅賓斯(J. Robbins 1986)。《鋼琴奏鳴曲》(Piano Sonata, 1941),編舞韓福瑞(Day on Earth 1942)。《豎笛與弦樂協奏曲》(Concerto for Clarinet and String Orchestra 1948),編舞羅賓斯《Pied Piper 1948》。《鋼琴幻想曲》(Piano Fantasy, 1957),編舞奴麥爾(J. Neuneir, 1976)。《舞蹈座設小組》(Dance Panels 1959),編舞塔拉斯(J. Taras 1965)、史托威爾(K. Stowell 1975)。《管弦樂內涵》(Connotation for Orchestra 1962),編舞奴麥爾(1976)。著作有《在音樂中聽些什麼?》(What to Listen for in Music, N.Y., 1939)。《我們的新音樂》(Our New Music, N.Y., 1941)。《音樂與想像力》(Music and Imagination, Cambridge Mass., 1952)等。
參照: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1980.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柯普蘭,阿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