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捐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ㄒㄧㄢˋㄔㄨㄘㄞˊㄨˋㄖㄨˊ:「ㄐㄩㄢㄒㄧㄢˋ」、「ㄌㄜˋㄐㄩㄢ」、「ㄐㄩㄢㄗㄥˋ」、「ㄐㄩㄢㄑㄧㄢˊ」。
  2. ㄆㄠㄑㄧˋㄕㄜˇㄑㄧˋㄖㄨˊ:「ㄐㄩㄢㄑㄧˋㄔㄥˊㄐㄧㄢˋ」、「ㄨㄟˋㄍㄨㄛˊㄐㄩㄢㄑㄩ」。
  3. ㄕㄨㄟˋㄐㄧㄣㄖㄨˊ:「ㄕㄨㄟˋㄐㄩ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ān
解釋:
  1. 捨棄、犧牲。
    【例】捐棄、為國捐軀
  2. 奉獻財物幫助別人。
    【例】捐獻、募捐、捐款
  3. 人民向政府繳納的稅金。
    【例】房捐、稅捐、地捐
  4. 舊時稱以金錢買得官職。
    【例】捐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uān
解釋:
[動]
1.捨棄、拋棄。《說文解字.手部》:「捐,棄也。」如:「為國捐軀」。《楚辭.屈原.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醴浦。」《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
2.除去。《字彙.手部》:「捐,除去。」《孟子.萬章上》:「父母使舜完廩,捐階,瞽瞍焚廩。」
3.奉獻財物幫助別人。如:「捐獻」、「募捐」、「捐款救災」、「捐糧賑濟」。
4.舊時稱以金錢買得官職。如:「捐官」。《紅樓夢》第一三回:「賈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說要與賈蓉捐個前程的話。」
[名]
人民向政府繳納的稅金。如:「房捐」、「地捐」、「稅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ua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捨棄、拋棄。如:「為國捐軀」。《說文解字.手部》:「捐,棄也。」東周戰國.屈原〈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遺余佩兮澧浦。」漢.李陵〈答蘇武書〉:「寧有背君親、捐妻子,而反為利者乎?」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性》:「貧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

2. 除去。《字彙.手部》:「捐,除去也。」《孟子.萬章上》:「父母使舜完廩,捐階,瞽瞍焚廩。」《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吳起》:「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

3. 消散、損失。晉.陸機〈塘上行〉:「淑氣與時殞,餘芳隨風捐。」唐.杜甫〈壯游〉詩:「秋風動哀壑,碧蕙捐微芳。」

4. 奉獻財物幫助別人。如:「捐獻」、「募捐」、「捐款救災」、「捐糧賑濟」。《幼學瓊林.卷四.花木類》:「捐貲濟貧,當效堯夫之助麥。」《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列傳》:「唯無鹽氏出捐千金貸。」《紅樓夢》第二二回:「(賈母)便自己捐資二十兩。」

5. 花費、耗用。宋.王安石〈送胡叔才序〉:「捐重幣,逆良先生教之。」明.謝肇淛《五雜組.卷一三.事部一》:「人能捐百萬錢嫁女,而不肯捐十萬錢教子。」

6. 舊時稱以金錢買得官職。如:「捐官」。《明史.卷七八.食貨志二》「捐納事例,自憲宗始,生員納米百石以上入國子監,軍民納二百五十石為正九品散官,加五十石增二級,至正七品止。」《清史稿.卷一一二.選舉志七》:「自捐例開,官吏乃以資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那位太太也不由得總巡做主,硬把這位小姐許配了他。又拿他自家的私蓄錢,託他的舅爺,同他女婿捐了個把總。」

7. 人民向政府繳納之稅金。如:「房捐」、「地捐」、「稅捐」。《文明小史》第七回:「藩庫裡一時那能籌措得及?所以上頭意思,一定要辦一個城門捐,一個橋梁捐。」清.陳其元《庸閑齋筆記.錢東平創厘捐法》:「余謂辦捐之道,切不可過分。」

注音: ㄐㄩㄢ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