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階層化與教育 - 教育百科
社 | |
會 | |
階 | |
層 | |
化 | |
與 | |
教 | |
育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Education |
作者: | 楊瑩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社會階層化是一種社會現象,也可說是一種社會過程。依據桑德琛(G.A. Theodorson)所編的〔現代社會學辭典〕(Modern Dictionary of Sociology),社會階層化係指一個社會體系不同角色與地位因其不同的特權、聲望、影響力及權力所形成的較持久性的等級狀態;不但存在於傳統社會之中,也是現代社會不可避免的現象。換言之,社會階層化是社會等級區分的一種型態,而用來區分社會階層化的規準,亦因時因地而異。階層化可能是單一的,也可能是多元。著名社會學家韋伯(Max Weber)即表示,用單一(尤指經濟)因素來決定社會階層,並不符合歷史的真象,而造成社會不平等的主要因素有三,即:階級、地位及權力。 社會階層化雖是社會學者探討社會不平等或社會階級時的重要議題,但對何以會產生社會階層化的現象,不同學者之觀點卻不盡相同。大體而言,學者的詮釋依其觀點之殊異,有兩大主要派別:一為功能論的社會階層化理論,另一為衝突論的社會階層化理論。前者以戴維斯(K. Davis)與穆爾(W.E. Moore)為代表人物;後者則以馬克斯(Karl Marx)為代表。從功能論的觀點看,社會階層化是任何社會為發揮其功能無法避免的現象。他們認為社會必須分工,而不同職位具有不等的功能上的重要性。由於每一種工作所需之才能及所需之訓練不同,社會便須以不等的評價賦予不同的地位,此種不同的報酬或地位逐漸制度化,遂形成階層化的現象。但是從衝突論觀點來探討社會階層化現象之馬克斯,則認為經濟是形成階層化的單一因素,個人社會地位的高低取決於其是否擁有生產工具。這種個人與生產工具的關係,形成了不同的階級地位。擁有生產工具者為資產階級,沒有生產工具者為無產階級。人類歷史上通常是資產階級在剝削無產階級,形成兩者的對立。他預料無產階級必將聯合起來對資產階級發動鬥爭,且最後將由無產階級專政,建立一個沒有階級的社會。 前述二種論點各有其優缺點。在教育社會學研究中,大多數學者所重視的是社會階層化對個人教育成就的影響,或教育在社會流動中的影響力量。早期許多研究發現社會階層化與個人教育成就有顯著的正相關,個人教育成就愈高,其社會地位愈高;同時,在社會流動方面的許多研究也顯示了教育的重要影響力量。這些研究的方法與對象雖然不盡相同,但其結論類似,即:處於較低社會地位而有較高教育者,不但較有向上社會流動的機會,而且亦較可避免向下社會流動。甚至還有學者預測,教育與職業成就的關係未來會日趨密切;哈維赫斯(R.J. Havighurst)及胡笙(T. Husen)即曾指出,到西元二千年時,社會將更顯現其功績制度,屆時的工業民主社會將比現在的高度工業化社會更加開放且流動化。教育將成為個人向上社會流動的重要工具;欠缺教育或教育失敗則將成為向下社會流動的主因。 不過,其後布勞(P.M. Blau)與鄧肯(O.D. Duncan)所作有關社會流動的研究指出,家庭背景或出身社會地位與個人職業成就雖有正相關存在,但它並非影響個人成就的直接因素。出身背景對個人職業成就的影響,也受個人教育及早年工作經驗的左右。換言之,個人本身的教育成就及早年的工作經驗可說是其出身背景影響個人社會地位的中介因素。同樣地,在社會階層化對教育成就影響的相關研究中也發現,家庭社會經濟地位並不直接影響個人教育成就,而是透過一些中介因素來產生其影響,這些中介因素與社會階級關係雖然十分密切,但並非絕對不可區分。同一階級內學業成就的差異,可能就是由這些中介因素(例如:家庭文化、父母教育態度或期望等)所造成。陳奎憙教授針對社會階層化與教育成就所提出的下述理論模式或可清楚顯現此二者之關係: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社會階層化與教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