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六合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liù hé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ù hé
解釋:
  1. 上下和東南西北。後指天地、宇宙或天下、人世間。
    【例】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莊子.齊物論》)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六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iù hé
解釋:
1.上下和東南西北。《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後指天地、宇宙或天下、人世間。漢.蔡琰〈胡笳十八拍〉:「苦我怨氣兮浩於長空,六合離兮受之應不容。」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是知併吞六合,不免軹道之災,混一車書,無救平陽之禍。」
2.陰陽家以月建和日辰的地支相合為吉日,即子與丑合、寅與亥合、卯與戌合、辰與酉合、巳與申合、午與未合。《南齊書.卷九.禮志上》:「五行說十二辰為六合,寅與亥合,建寅月東耕,取月建與日辰合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六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賈馥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六合」指天地四五,見〔莊子.齊物論〕中的兩句話:「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講。」莊子認為自然現象,見於感官所能接觸到的上(天),下(地)和左右前後四方,是為「六合」。由感覺而能知道,是知;然而在天地四方之外,即六合之外,還有人所不及見的,也就不能知,如果不知道還偏要強不知以為知,或是因不及見不知道,就認為不存在,可能是一種錯誤。唯有聖人(有智慧的人)既不否認所不見不知的,也不勉強說有或無,所以「存而不論」。這在知識方面,是一種坦誠的態度,頗為合乎孔子所說的「知之為知之,不知為無知」;最低限度,也近乎存疑的態度,故而莊子又說:「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另一方面,在六合之內,可見可知,但這是自然的本然狀況,可以論說,卻不必評判,也就是說,本來就是如此的,無法評定其是非善惡,只要聽其自然承認其自然就好了,頗為近似「不作價值判斷」的說法。
  莊子的主旨,是在其崇尚自然,反對人為的主張下,和老子相同,也反對人的言辭,反對人說話多事,進而認為人因有了語言而形成許多觀念,這些觀念不但互相對立,以致引起不必要的辯說;更因為人的知識有限,自作畛畦,全然不知道「道」是沒有畛域和分界的,也是語言無法描述和說明的。看了這段話的全部,可以了解莊子的意旨。文字是:「夫道未始有封(即道為無限的存在,沒有分界),言未始有常(常指定論,即語言沒有確定的意義),為是(是或以為即「是非」之是,或以為應作「此」)而有畛也,請言其畛(分別):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指儒墨等的爭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講。……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辯也者,有不辯也。……故曰辯也者,有不見也。夫大道不稱,人辯不言,大仁不仁,人廉不嗛,大勇不忮(謙讓)。道昭而不道,言辯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园而幾句方矣。」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六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io̍k-ha̍p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天地。上下和東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或宇宙。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六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六合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