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任鴻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方志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任鴻雋(1886~1961)字叔永,近代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祖籍浙江,清光緒十二年生於四川。早年曾就讀於盩江書院、重慶中學堂師範班、上海中國公學高等預科;光緒三十年(1904)院試中秀才。三十四年赴日留學,入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習應用化學,並從章太炎講習國學,加入同盟會;民國初立,返國任孫中山先生總統祕書、〔民意報〕編輯等職。因在〔民意報〕上撰文批判袁世凱篡權陰謀招忌,而於民國二年(1913)遠避美國,留學康乃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獲化學碩士。留美期間,主編中國人第一份科學刊物,並發起組織中國科學社,宗旨為「聯繫同志,研究科學,以共圖中國科學之發達」。民國七年歸國後,仍繼續發起社會力量,籌募基金,以推展中國科學社之理想。
  民國九年任氏任北京大學教授。九年到十一年間,擔任教育部專門教育司司長,旋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十二年到十四年任國立東南大學副校長。
  民國十三年九月,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成立,不久任該會祕書,十八年元月當選董事,自該年起迄二十四年,擔任該會幹事長。二十四年九月至二十六年六月,擔任國立四川大學校長。二十七年七月,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同年年底,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兼化學研究所所長。三十一年辭中央研究院之職,重任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幹事長。三十五年再度前往美國。三十六年返國後,即留住上海,直到大陸淪陷。五十年病逝,享年七十六歲。
  任氏在擔任四川大學校長期間,曾提出建設四川大學的目標有二:一是現代化,一是國立化。具體作法包括:停聘不適任教師,禮聘知名學者入川任教,擴展學生來源,打破了川大的地域性。在課程方面,依教育原理重新調整科目,逐步廢除講義式的上課方式,倡導參考書式及概要式的上課方式,並減少教師上課時數,增加課外輔導時間,提倡結合專業與社會服務的社團活動,又實施貸款及獎勵制度等。然其大刀闊斧、大公無私的作風,也招來忌恨,故僅二年即辭職。
  任氏著述甚豐,論文逾兩百篇,內容涵蓋化學、物理、生物、教育、文化、科學史等。其教育方面的文章多見於 〔獨立評論〕等刊物,對於大學教育、科學教育、師範教育等,都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他也是最早將斯賓塞(Herbert Spencer)〔教育論〕、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科學主義教育思想介紹至國內的前驅。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任鴻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