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經新簿] - 教育百科
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昌彼得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經新簿]6卷,晉荀勗撰。勗字公會,曹魏時累官侍中,入晉封濟北邵公,拜中書監,進光祿大夫領祕書監,太康10年(289)卒,年約80。
  東漢內府的藏書,經過了一百多年,遭逢朝代的更替,首都的遷徙,當然有所亡佚,但也有新增。到了曹魏時代,錯亂已甚,有祕書郎鄭默,依據舊目,檢竅所藏,整理過一次,重新編了一部目錄,名[中經簿],意即內府藏書簿錄。這部目錄的卷數及分類,史冊未載,當時人僅論曰:「而今而後,朱紫別矣」。大抵仍沿[七略]分法,僅使目與書符合可供查檢而已,此目早佚。
  中國的學術,到了三國時代,嬗變甚劇,如先秦諸子學中之名墨縱橫已趨衰微,而史學詩賦,愈來愈盛,還有類書[皇覽]的問世,別啟著作之途,已不是[七略]六分法所能部次妥帖的。太康2年,汲郡發現了一座相傳是魏安釐王的戰國古墓,內有古文竹書數十車,詔勗整理。勗與中書令張華整理內府藏書,編成[中經新簿]16卷。
  [中經新簿]的末二卷是佛書目錄,首十四卷共著錄圖書1,885種、20,935卷。它不採[七略]的分類,而用概括之法,總稱四部。據隋志載:
  甲部--記六藝及小學等書
  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數術
  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
  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
  這部目錄是中國圖書以四部分類的開端,雖然經史子集四部的次序,要到晉元帝時李充才確定。而後來南北朝以迄隋代諸目錄,多將佛道書附在書目之後,也以此目為先導。
  [隋志]序批評此目說:「但錄題及言,盛以縹囊,書用緗素,至於作者之意,無所論辨」。可見此目也有解題,但對作者未加論辨,尚未達到劉氏父子編撰目錄的標準。雖然此目用概括之法,區類的標準不能使人了解。但它能因時損益,變更[七略]的成法,而改為四部分類,不能不說它有草創之功。
  此目原16卷,到了南朝蕭梁時代佛經書簿2卷已佚,故[隋志]及[兩唐志]均著錄14卷,入宋不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經新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