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基本資料
部首: | 石 |
筆畫: | 5 |
部首外筆畫: | 0 |
注音: | 1.ㄕˊ 2.ㄉㄢˋ |
解釋: 1. (1)由礦物集結而成的堅硬塊狀物。如:「石頭」、「砂石」、「石塊」、「岩石」、「大理石」。 (2)石油:地層底下一種黑色可燃的碳氫化合物,為液體礦物。處理後,可變成汽油、煤油、柴油等不同油料,為工業、交通、軍事上的重要原料。 2. 量詞。A>計算容量的單位。公制一石等於十斗。亦稱為「公石」。B>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基本資料
部首: | 石 |
部首外筆畫: | 0 |
總筆畫: | 5 |
注音: |
|
解釋:
|
|
注音: |
|
解釋:
1. 由礦物集結而成的堅硬塊狀物,是構成地殼的物質。
2. 碑。 3. 姓。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詞典重編本
基本資料
部首: | 石 |
部首外筆畫: | 0 |
總筆畫: | 5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二]dàn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一]shí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客家語辭典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基本資料
部首: | 石 |
音讀: |
tsio̍h
|
解釋:
|
|
音讀: |
si̍k
|
解釋:
|
|
音讀: |
sia̍h
|
音讀: |
Tsio̍h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