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ducation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作者: 王梅玲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education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係指圖書館與資訊服務專業人員的養成教育,專為圖書館與資訊服務專業提供教育與訓練,目的在培養具備圖書館與資訊服務所需的知識與技能的專業合格人員,俾其勝任專業工作。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簡稱為LIS),其前身為圖書館學,這個學門的形成是近二百年,可謂是一個年輕與新興的學門。尤其「圖書館學」是以「圖書館機構」為主體,也是在學術領域中罕見的現象。圖書館原來是人類文明保存的重要機構,及至近代西方圖書館事業發達,成為人類社會重要的傳播機構,也逐漸形成一種專業。圖書館學的研究與教育於是開始發展。第一所圖書館學校肇始於1887年杜威(Melvil Dewey)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設立的圖書館學院(School of Library Economy),迄今已有百餘年歷史。圖書館學教育是為圖書館專業提供教育與訓練,培育良好的圖書館員以從事圖書館服務為職志。中國圖書館學教育始於1913年南京金陵大學開設之圖書館課程,而第一所圖書館學校在1920年由美國韋棣華女士(Mary Elizabeth Wood,1861-1931)在武昌文華大學所創立的圖書科,為中國圖書館事業奠定基礎。1949年起,中國圖書館學教育在大陸與臺灣二地分別發展。臺灣地區圖書館學教育始於1954年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開授第一個圖書館學的課程。1961年臺灣大學圖書館學系成立,是臺灣地區設置於普通綜合大學的第一所圖書館學校。臺灣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發展將近四十年,已建立大學部、碩士班與博士班完整的體系,並從一校擴增至十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學校。但受到資訊科技進步與資訊社會變遷而發生重大的變革,不僅學科名稱引起許多激烈論辯,學校教育學程的內容與結構也迭有分歧。自1993年輔仁大學率先將圖書館學系改名為圖書資訊學系,其他各校紛紛跟進易名,同時間大陸地區也陸續改名為信息管理系。變革之風吹向全世界,圖書館學系所紛紛改名為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系所。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的發展主要來自二股力量的牽引,一是圖書館專業、一是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門。首先探討圖書館專業方面,近年來資訊科技對於圖書館專業起了很大的作用,電腦大量應用在圖書館作業;一方面,數位科技促成電子出版蓬勃發展,產生許多電子資源,如線上資料庫(online database)、電子書(e-book)、電子期刊(e-journal)、數位圖書館(digital libraries)、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s)、與數位博物館(digital museum)、網路資源等。由電腦與網際網路資訊基礎建設形成的虛擬世界—「網路空間」(cyberspace),衝擊著圖書館以圖書文獻建立館藏提供讀者服務的傳統典範,圖書館的義涵、功能與價值重新探討。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在資訊時代中不斷進行演變。自1960年代起,由於電腦普及與資訊科學興起,擴大了圖書館學研究範圍。1970年代以來,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的整合成為熱門的話題,美國大學校院中的library school紛紛改名為schoo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或其他名稱。美國在1980年代常用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但美國圖書館學會在1992年修訂認可標準為:〈圖書館與資訊研究碩士學程認可標準(Standards for Accreditation of Master's Program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將圖書館學碩士班改名為「圖書館與資訊研究(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碩士班。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發展至今,經過不斷的變革,廣納百川,涵蓋書目學、文獻學、資訊檢索、圖書館學、電腦、通訊、檔案學與出版學。圖書館學教育原來是專業教育,是為培養圖書館員具有專業知識與能力的過程。而今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設於大學環境中,受到大學以教學、學術、研究與發展知識理念的改變,以及面臨高等教育市場導向發展,又引發應向學術教育發展。  美國是世界圖書館學教育的源頭,如今已走過學校關閉的低潮,美國圖書館學會認可的學校經調整步伐也在穩定發展中尋求突破與掌握未來。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經過一百多年的洗禮,歷經社會的變遷、資訊科技成長、高等教育與學門改革,而今有了不同的意涵與教育新形式,值得研究探索。世界各國隨著圖書館事業的建立,如今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也逐漸形成體系,並在各國社會、文化、教育、政治、經濟的架構下益增其豐富與多元化。吳美美(2001)。尋找資訊研究的大方向。資訊時代的圖書館:新教育思潮與圖書資訊,21-22。王梅玲(2003)。英美與亞太地區圖書資訊學教育。臺北市:文華圖書館管理。Nancy A. Van House, Stuart A. Sutton(1996). The Panda Syndrome: An Ecology of LIS Education. Retrieved Dec 10, 2010 from http://people.ischool.berkeley.edu/~vanhouse/panda.html.
參考資料:
吳美美(2001)。尋找資訊研究的大方向。資訊時代的圖書館:新教育思潮與圖書資訊,21-22。王梅玲(2003)。英美與亞太地區圖書資訊學教育。臺北市:文華圖書館管理。Nancy A. Van House, Stuart A. Sutton(1996). The Panda Syndrome: An Ecology of LIS Education. Retrieved Dec 10, 2010 from http://people.ischool.berkeley.edu/~vanhouse/panda.html.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