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教育政治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litics of Education
作者: 譚光鼎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育政治學是用政治學的理論與方法來研究教育性質以及教育與政治之間關係的一門學科。
  從教育和政治之間的關係而論,學校一方面是政治社會化的最重要途徑,國家的政治文化也全面影響教育制度的內容與形式。許多個案研究結果顯示,社會大眾往往運用各種政治工具去控制學校教育。新馬克斯主義的論點,強調教育的本質就是政治,而且社會經濟結構和學校教育之間最佳的中介因素乃是政治。各種政治人物、政治組織、政治關係都攸關教育政策的制定,而政策則關係到社會資源的分配與再分配,以及適當社會行為的指導原則。又政治背景也可能左右教育的價值標準,因為政治權力與權威決定了那些問題是重要的、那些教育問題值得研究、如何運用社會資源(如壓力團體)以制定教育政策,以及如何運用研究的結果。教育政治學的主要目的,在探究「權力」與「組織」如何經由政策的制定而影響教育制度。各種有關政治活動、政治角色(如公民、政黨、利益團體、官僚、政府機關或官僚體系等)、政治權威、政策制定、社會資源分配、社會成本等問題,乃成為教育政治學所關心的課題。
  教育政治學在發展之初,大多以教育的政治功能、公民教育、教育與政治之關係等靜態的現象為主題。但自二次大戰結束以後,教育在國家發展上的功能備受重視,各國都把教育視為促進國民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動態系統,並且因應國家發展的需要,在教育思想、體制、結構以及課程內容與形式等方面,不斷進行改革與調整,以期教育能和經濟、政治的發展相互適應。因此近數十年來,教育政治學所探討的主題不斷擴增,包括教育與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教育與國家發展間的關係、各種教育現代化學說等。此外,由於政治、經濟制度、歷史文化等因素的差異,各國的教育哲學、教育目標、基本方針及具體的教育計畫等,也各不相同。比較研究法在教育政治學中也廣受運用,以了解各國教育發展的不同模式與經驗,並且也從比較研究中歸納有關教育與政治發展關係的基本結論。
  綜觀自一九五○年以來教育政治學的有關研究,可以區分為三種取向:
  1.第一種是描述性的個案研究法,以個別國家為研究對象,其探討主題包括教育政策、社會權力、社會菁英等。這一類的研究著重於蒐集政治活動參與者的各種資訊(如:政治立場與主張、社會資源、政策辯論、決策的過程等),進而了解折衝樽俎的結果,或是相互妥協的程度為何。這些研究較傾向於探討矛盾衝突的教育問題,或是探索教育政策如何經由社會輿論或政府機構的變遷,而有所改變。雖然個案研究的結果大多確認政治文化對教育具有影響,但卻未能進一步說出那些因素是最有影響力且最特殊的。
  2.第二種是量化的研究,著重於探討政治人物、政治意識型態、政治機構、政策等因素之間的關係,並運用迴歸、相關的統計方法,試圖從量化資料中找出教育政策的決定性因素。但是大多數量化的研究結論卻往往發現,各種因素彼此重疊、互為影響,統計數字反而難以支持理論基礎所強調的因果關係。
  3.第三種研究途徑傾向於以新馬克斯主義的觀點分析政治與教育之間的關係,例如宰制團體(階層)、文化霸權、社會階層之再製、文化資本、符號暴力與教學暴力等概念。學者們強調,政治影響教育乃理所當然,其關鍵在於宰制階層運用其霸權,分配社會資源,操縱控制民眾的基本知覺,教導符合宰制階層利益的行為標準,建立民眾對於權威順從的態度,並運用學校去再製符合宰制階層利益的社會勞動分工。許多學者運用數據資料支持其理論分析,但也有學者排斥使用實證方式,逕自運用結構性模式去歸納結論。
  教育政治學的研究雖然有這三種研究的取向,但近數十年來浩繁的研究結果,卻無法顯示理想的研究途徑,對於研究的結果也缺乏明確而一致的批判標準。由於方法論與意識型態的歧異,無論是個案研究或量化研究,均無法獲得共識,因此教育政治學的理論迄今仍難以歸納出標準化的詮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育政治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