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行尸走肉 - 教育百科
ˊ
ˇ
ˋ
xíng shī zǒu ròu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解釋:
  1. 會走動卻沒有魂魄的軀體。比喻一個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氣,庸碌無為。
    【例】他自從失戀後,每天就這樣行尸走肉,渾渾噩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行尸走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解釋:
會走動卻沒有魂魄的軀體。比喻一個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氣,庸碌無為。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幼學瓊林.卷二.身體類》:「譾劣無能,謂之行尸走肉。」也作「行尸走骨」、「行屍視肉」、「走骨行屍」、「走肉行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行尸走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漢語拼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釋義:
即「行屍走肉」。見「行屍走肉」條。01.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源)02.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五.成帝》:「張禹之初,與王根異也,猶有生人之氣也;慮及子孫,而行尸走肉,遂禍人之宗社,冒萬世之羞,朱雲欲以齒劍而不慚。」 
典源:
此處所列為「行屍走肉」之典源,提供參考。 晉.王嘉《拾遺記.卷六》任末1>年十四時,學無常師,負笈2>不遠險阻。每言:「人而不學,則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編茅為菴,削荊為筆,剋樹汁為墨。夜則映星望月,暗則縷麻蒿以自照。觀書有合意者,題其衣裳,以記其事。門徒悅其勤學,更以靜衣易之。非聖人之言不視。臨終誡曰:「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3>走肉耳!」河洛秘奧,非正典籍所載,皆注記於柱壁及園林樹木,慕好學者,來輒寫之。時人謂任氏為「經苑」。 〔注解〕 (1) 任末:字叔本,東漢蜀郡繁人,生卒年不詳。少習《齊詩》,遊京師,教授十餘年。為郡功曹,辭以病免。後奔師喪,於中道病故。 (2) 負笈:背著書箱,比喻出外求學。笈,音ㄐ|ˊ,書箱。 (3) 尸:同「屍」,死人的軀體。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行屍走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行屍走肉」原作「行尸走肉」。「行屍」是指會走動的屍體。「走肉」是會走動而沒有靈魂的軀體。所以「行屍走肉」是指光有軀殼而沒有靈魂,徒具形骸而毫無生氣的人。在晉.王嘉的《拾遺記》中,提到東漢有個名叫任末的人,勤奮好學,各方面都學習,沒有固定的老師,出外求學也不辭路途遙遠。他用茅草編成小草屋,削尖荊木做成筆,在樹上刻出汁液當做墨汁,刻苦地習文寫字,在艱苦的環境下苦讀而有所成就。他在臨終時告誡門徒說:「一個人如果好學,就算死了,也好像還活著一樣。不學習的人,即使他還活著,卻只是個會走動而沒有魂魄的軀殼一樣,徒具形骸而無所作為的人。」後來「行屍走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徒具形骸,毫無生氣,庸碌無為的人。
書證:
01.晉.王嘉《拾遺記》卷六:「夫人好學,雖死若存;不學者雖存,謂之行尸走肉耳!」(源)
02.清.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五.成帝》:「張禹之初,與王根異也,猶有生人之氣也;慮及子孫,而行尸走肉,遂禍人之宗社,冒萬世之羞,朱雲欲以齒劍而不慚。」
資料來源: 教育部成語典_行尸走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酒囊飯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