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青年文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Youth Culture
作者: 張建成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青年文化又稱年輕人文化或青少年次級文化。從人生發展的過程來看,年齡相近的人,容易形成特定的「年齡次級文化」,大到宇宙觀、世界觀、生命觀等人生態度,小到飲食習慣、衣著裝扮、休閒娛樂等生活細節,俱與其他不同年齡的人,有所差距。處於兒童與成人中間階段的青少年,身心急劇變化,好奇好動,求新求變。他們追求獨立自主的共同期望及努力,會在各自所屬的團體內,凝聚成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規範及行為模式,表現出獨特的次級文化,有的與成人文化相通,也有的與成人文化相異。由於今日的青少年,就是明日社會的主人,因此他們的文化型態及內涵,也就備受各界的關切。
  青年文化的發展,除了受到同儕團體、社會階層、族群地位、居住社區等因素的影響外,亦會反映時代的背景。傳統的農業社會或初民社會中,生活變動不大,社會規範牢固而穩定,年輕人通常隨遇而安,沒有無謂的衝突與挫折。現代工業社會的快速變遷,引發青年文化的分歧發展。因為物質科技文明與固有文化體系的失調,造成價值標準混亂,使得亟欲肯定自我的青少年,無法依照上一代傳承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典範,界定生命的意義。普遍性的無奈與不滿,驅使青年人採取共同的行動,抗議或批判既有的社會體制和行為準則,遂形成了具有自由理想色彩的次級文化。譬如一九六○年代美國青年反戰、反種族歧視的抗議運動,形式雖然不一,有激進的暴力文化,也有頹廢的嬉皮文化,但卻是目的一致地對抗既存的成人文化。我國學者李亦園於民國七十年代初期,從文化人類學觀點指出國內的青年文化,具有:(1)對形式主義的反抗;(2)對機械化生活的不滿;(3)對功利商業主義的抗議;(4)自我表現的趨向等特徵。無疑地這也正是我國青少年面對當時社會急遽轉型的壓力,所展現的集體防衛機制。
  就教育領域而言,美國學者華勒(W. Waller)最早提出「年輕一代的獨特文化」,可能與成人文化有別的觀念,認為教師欲將成人文化的標準教給年輕的一代時,必須注意對立與衝突的情況。高登(C.W. Gordon)及柯爾曼(J.S. Coleman)的研究支持此一說法,他們的研究都發現青少年的次級文化,具有反智主義的傾向,學業成就不一定是獲得較高同儕地位的條件。但是國內外也有些研究的結果,並不同意上述的論證,他們發現學生的價值規範,不一定完全和成人文化相對立,中學生之參與體育及課外活動,也不一定與學業表現相衝突。其實,這些不同的意見,適足反映青年文化的多樣性。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成人比較強調正式的觀點,青年學子則較重視非正式的關係。因此,所屬的同儕團體不同,青少年的次級文化就會有所差異,有的符合學校的期望與價值,有的則會呈現「反學校文化」,教育工作者必須注意及此。(參見「青年次文化」、「學生次級文化」、「反學校文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青年文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