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厲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ㄑㄧㄤˊㄌㄧˋㄑㄧㄝˇㄑㄧㄝˋㄕˊㄖㄨˊ:「ㄌㄟˊㄌㄧˋㄈㄥㄒㄧㄥˊ」、「ㄌㄧˋㄒㄧㄥˊㄐㄧㄝˊㄩㄝ」。
  2. ㄧㄢˊㄙㄨˋㄖㄨˊ:「ㄓㄥˋㄧㄢˊㄌㄧˋㄙㄜˋ」、「ㄕㄥㄙㄜˋㄐㄩˋㄌㄧˋ」。
  3. ㄇㄥˇㄌㄧㄝˋㄖㄨˊ:「ㄌㄧˋㄏㄞˋ」。
  4. ㄒㄩㄥㄜˋ˙ㄉㄜㄖㄨˊ:「ㄌㄧˋㄍㄨㄟ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猛烈。
    【例】厲風、雷厲風行
  2. 凶惡的。
    【例】厲鬼
  3. 嚴肅、嚴格。
    【例】嚴厲、聲色俱厲
  4. 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粗的磨刀石。《詩經.大雅.公劉》:「取厲取鍛。」《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帶,泰山若厲。」
2.疾病、災禍。《詩經.大雅.瞻邛》:「孔填不寧,降此大厲。」
3.姓。如漢代有厲溫,清代有厲鶚。
[動]
1.磨之使利。通「礪」。《荀子.性惡》:「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唐.柳宗元〈弔屈原文〉:「何先生之凜凜兮,厲鍼石而從之。」
2.勉勵、激勵。《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親秉旄鉞,以厲三軍。」
3.奮起、振奮。《文選.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
[形]
1.嚴肅、嚴格。《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唐.韓愈〈答尉遲生書〉:「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
2.猛烈。如:「厲害」。《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眾竅為虛。」《文選.古詩十九首.凜凜歲云暮》:「涼風率已厲,游子寒無衣。」
3.凶惡的。如:「厲鬼」。
注音:
漢語拼音: lài
解釋:
[名]
痲瘋病。同「癩」。《戰國策.秦策三》:「漆身而為厲,被髮而為狂。」《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豫讓傳》:「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屬性: 附-百家姓
解釋:
  1. 附錄-百家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ㄌㄧˋ

1. 粗的磨刀石。《說文解字.厂部》:「厲,旱石也。」《玉篇零卷.厂部》:「厲,《說文》:『厲,摩石也。』野王案:今為礪字,在石部。」五代十國.徐鍇《說文繫傳》卷一八:「厲,臣鍇曰:『旱石,麤悍石也。』」《詩經.大雅.公劉》:「取厲取鍛。」《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使河如帶,泰山若厲。」

2. 疾病、災禍。《詩經.大雅.瞻卬》:「孔填不寧,降此大厲。」漢.毛亨.傳:「厲,惡也。」

3. 姓。如清代有厲鶚。《廣韻.去聲.祭韻》:「厲,又姓。漢有魏郡太守厲溫。」

4. 鬼。如:「厲鬼」。《左傳.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晉.杜預.注:「厲,鬼也。」

5. 磨之使利。通「礪」。《荀子.性惡》:「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唐.柳宗元〈弔屈原文〉:「何先生之凜凜兮,厲鍼石而從之。」

6. 勉勵、激勵。《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親秉旄鉞,以厲三軍。」

7. 奮起、振奮。三國魏.曹植〈贈白馬王彪〉詩:「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

8. 穿著衣服涉水。《詩經.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漢.毛亨.傳:「以衣涉水為厲,謂由帶以上也。揭,褰衣也;遭時制宜,如遇水深則厲,淺則揭矣。」

9. 惡。《詩經.大雅.瞻卬》:「無縱詭隨,以謹醜厲。」漢.鄭玄.箋:「厲,惡也。」

10. 嚴肅、嚴格。《論語.述而》:「子溫而厲。」唐.韓愈〈答尉遲生書〉:「行峻而言厲,心醇而氣和。」

11. 猛烈。如:「厲害」。《莊子.齊物論》:「厲風濟,則眾竅為虛。」《文選.古詩十九首.凜凜歲雲暮》:「涼風率已厲,遊子寒無衣。」

㈡ㄌㄞˋ

1. 春秋時國名。《春秋.僖公十五年》:「秋七月,齊師、曹師伐厲。」晉.杜預.注:「厲,楚與國。義陽隨縣北有厲鄉。」

2. 痲瘋病。同「癩」。《戰國策.秦策三》:「漆身而為厲,被髮而為狂。」《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豫讓》:「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唐.司馬貞.索隱:「癘,惡瘡病也.凡漆有毒,近之多患瘡腫,若癩病然,故豫讓以漆塗身,令其若癩耳。然厲、癩聲相近,古多假厲為癩,今之癩字從疒。」

注音: ㈠ㄌㄧˋ ㈡ㄌㄞ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